“遇到吐蕃人了?”商无咎的声调都拔高了,“没有受伤吧?”
项昀摇头:“没受伤。一小队吐蕃骑兵,他们在打劫一支商队,正好被我们遇上了,就帮了一下忙。杀了几个,抓了几个,都在马背上呢。”
商无咎举起火把照了一下,松了口气:“赶紧进城。得将这些吐蕃人送到王爷那儿去。”
进城之后,项昀在城门口与桑老爷子分道扬镳,桑老爷子说回去安顿好就来登门拜谢。
项昀和商无咎一起,押解着几个吐蕃俘虏去了李仲凌驻扎的将军府。李仲凌果然要连夜审讯这些俘虏,因为这几人很有可能知道吐蕃大军的消息。
项昀和商无咎先回住处歇息,如果有重要的消息,必定会通知他们。
翌日项昀醒来,商无咎已经去军营了。宇文寒渡告诉他:“王爷正在点兵,听说吐蕃大军来了,昨日我们抓到的那些人是探路的斥候。”
“真的?敌人到哪儿了?”项昀问。
宇文寒渡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项昀道:“我们也去吧。”
宇文寒渡摇头:“商护卫让你留守张掖,不要出城。”
项昀皱眉,他研究了这么久的地形地貌,就是为了实验他的阵法,不让去,那可怎么验证?不过他很快也想明白了,这是西夏的兵,就算他的阵法真有用,也是无权指挥的。所以现阶段,还真是只能纸上谈兵。
既然不让去,那便去找桑老爷子吧,他对他的丝路经历非常感兴趣。
桑家是张掖城里有名的大户,因为桑老爷子艺高人胆大,每年至少要跑一趟西域,来往两地倒卖货物,利用两地差价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这也是用命换回来的财富,每一趟出去,都会有人血洒丝路。丝路中断多年,官府在沿途设立的哨卡早已废弃,也无官兵巡逻护航,盗匪也就无人震慑,全凭商队自己雇请的护卫。
就算是这样,桑家还是继续要走,可见利润之丰,真正的险中求富贵。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项昀出现在桑家时,桑家正在办丧事,昨日死去的人中,就有桑家的子弟。
项昀发现自己来得不是时候,但桑老爷子却很热情,拉着他给家人介绍自己的救命恩人,说若不是他们,今日躺在棺材里的就不只是一个了。其他劫匪以劫财为主,吐蕃人那是既要钱又要命。
项昀道:“今日桑老家中有事要忙,我改日再登门拜访吧。”
“无妨,我本来也在招待亲友,恩公来这边坐吧。”桑老爷子招呼他们去了清净点的偏厅。
项昀道:“我听说老爷子在走丝路,心生好奇,所以特来请教一番。”
桑老爷子明白过来:“你们也是商人?”
项昀摇头:“我不是,我朋友是,他有心要重走丝路。我听闻你经常走丝路,所以想跟你打听一下情况。”
“你只管问,我知无不言!”桑老爷子满口答应。
项昀便开始问起丝路的情形,他的目的地是哪里,都要途经什么地方,贩运一些什么货物等等。@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桑老爷子也都一一作答,从张掖去西域的丝路有三条,北线、中线与南线,这三条线路他都走过,目前已走南线为主。去过黄头回鹘、高昌回鹘、黑汗等国,但主要去的地方还是高昌回鹘,再往西他就没去过了。
货物主要是自西夏这边运茶叶、丝绸与瓷器去回鹘,再自西域运回玉石、药材、香辛料、琉璃、金银器等。
西夏并不产茶叶、丝绸与瓷器,这都是楚国特有的,西夏商人自然有弄到这些的渠道。
运回的玉石、药材、香辛料的主要市场也不在西夏,自然也都是卖到了楚国。
说白了,桑老爷子也只能算是个二道贩子,他从别人那儿弄到楚国的货物,再把从回鹘那儿弄到的货物卖给有渠道去楚国的中间商。
项昀道:“现在楚夏两国结盟了,并在边疆开辟了边市,需要中原的货物,可以直接买到,成本将大幅降低。”
“要是这样,那以后走丝路的人会越来越多吧!”桑老爷子有些激动。
项昀点头:“对,两国结盟了,以后丝绸之路也就会重开。届时走丝绸之路的商人会越来越多,没准官府还会在沿途重设驿站,安排官兵巡逻。”
桑老爷子越听越激动:“真有那样一天吗?”这是他做梦都想的事,每次踏上丝路,他就难免怀念大唐盛世的丝路,竟未想到有朝一日还真能实现。
“我只是说,也许会有。不过丝路上最缺的就是老爷子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手了,届时还少不了要老爷子提携一下我们后生晚辈呢。”项昀道。
桑老爷子满口答应:“一定,一定!届时尽可来找我。我就希望这一路上走的人越多越好!”
走的人越多,官府就越重视,相对也就越安全。
项昀有理论经验,桑老爷子有实践经验,两人就西域问题相谈甚欢,直到午后项昀才回来。
一大早便出城的西夏兵还没回来,项昀有些不放心,登城门去看了,看不见队伍的踪迹,也未听说有人回来报信。这让项昀有些担心,不会与吐蕃大军直接交战上了吧,这可比预期交战的时间要早,吐蕃人这次下来得太快了些。
由于不能出城,项昀得不到任何消息,只能一边等一边胡思乱想,他并不是很担心商无咎的安危,以他的身手,全身而退是不难的,他担心的是西夏兵准备得还不够充分,两国结盟后的第一仗就吃败将,这可是相当打击士气的。
一直到晚上戌时,固安王李仲凌才率领队伍回到张掖。
项昀没入睡,一边看书一边等商无咎回来,听到外面的动静,跑出去一看,原来是西夏兵打了胜仗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