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不知年,晃眼已是初冬时节。
常言强龙不压地头蛇,初来乍到时历来有“拜码头”的讲究。新入门的各方人马尽是些老江湖,自然深谙此道,凭直觉与眼缘寻那等嗅味相投者奉为靠山。
而老弟子也知趣,心安理得收下为数不等的“孝敬”,三天两头带着一拨拨新人在净妖诸峰间往返流连,遍览奇观胜景。
神照日出。
栖霞夕落。
丹云烟瀑。
天音兽鸣。
藏剑石刻。
飞耳松涛。
玉尘竹海。
……
修行之余寄情山水,或伴丝竹管弦之盛,或有野饭香炊之乐,所以上山后最初的那段日子是热闹的,逍遥的,生机勃勃的。
宠渡几人同样沉醉其间;与众不同的是,常随左右的不是穆家兄妹就是甘十三妹,更多时候三人齐至。
前为栖霞峰峰主的一双儿女,后则天音峰峰主的关门弟子,虽说穆婉茹刁蛮、十三妹野性,性情虽殊却均是绝色,委实羡煞同期入门的一众大老粗。
“就那身红皮儿,跟妖精似的,两位师姐看久了不吐么?如若只因新鲜,那咱也找些料来抹上。”
“唉。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尔等刚上山,能晓得多少?”
“怎地,这当中还另有猫腻?”
“敢请刘师兄赐教。”
“那厮跟十三师妹早在招役大典前就认识,于穆师妹更有救命之恩。”刘力忆起昔日接待宠渡的场景,很享受当下众星拱月的感觉,“只因此事,还与童师弟生出一番嫌隙来。”
“愿闻其详。”
“哼哼。‘小龙虾’在山上的名号还是师兄我给他传起来的。”刘力不无自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令随行道众恍然大悟之余更是感慨连连。
“不愧曾为凉城最有价值散修。原来这厮上山前就已经是红人儿么?配上那身赤皮,倒应景得很。”
“莫如以后就叫他‘大红人’?这名头好。”刘力嘿嘿笑道,“你们所述之事我也听过的,却不知详情。谁来细说一二?”
“这个我来讲——”
“我来、我来。”
“……同行的有个酒鬼老道儿,据传是他师父,当日入城时与金乌派生口角交过两招……后入谷盗酒……悬赏丰厚……那晚上千号人追着他进入万妖山……”
“……都说清净地衣和千机不倒翁是他从金乌山谷顺出来的……刀疤脸终被刃葬符所灭……”
……
“照此看来,的确有点手段嘛。”
类似的互通有无在不同人群中时有生,“大红人”的名号不胫而走,关于宠渡的诸多过往就此传开来:老弟子了解到山下的来龙去脉,新人始知山上的前因后果;这般过从甚密的样子,曾一度让人觉得双方融为一体几无隔阂。
孰料半月之后,风向陡转。
正当以为站稳脚跟而心神懈怠之际,献宝道众开始处处碰壁,不单平日里遭逢诸般鄙视与嫌弃,且在按例次领取修行资源时受尽刁难,甚而被冠以“献宝党”的蔑称。
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戚宝拾宠渡牙慧,当先喊出名号,随后逢人便讲终将其推广流传,把一众老弟子戏呼为“土着党”。
两党针锋相对本自摩擦不断,又有宗文阅、叶舟之流暗里推波助澜,双方轻则组队开骂、重则大打出手,虽未曾闹出人命,却不免伤筋动骨痛上几日,隐有越演愈烈之势。
耐人寻味的是,宗门上层从始至终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连出面劝阻也无只言片语,遑论新立门规加以强行制止了。
原是遵循落云子授意,半月以来,不论大庭广众还是私下交往,老弟子——尤其是专司情报搜集的飞耳峰弟子,话间总有意无意提及夺宝之行,连番旁敲侧击后终于确定了落云子的猜测:献宝党手中尚留有不少遗宝。
此类“不实”行径最为落云子深恶痛绝,难免千方百计榨取更多宝物,却又不明言,只叫土着党摆出疏离态度,让献宝道众自行领悟。
恰似男女相处,待最初的欢喜与新鲜褪去,净妖宗这头猛兽始露利爪与獠牙,向众人展示其隐藏在风光表面下血淋淋的可憎面目。
要不说人老成精,落云子果然好手段:君不见另行献宝的那拨人,复与土着党莺莺燕燕融融洽洽打成一片,俨然自家人模样了。
经此一番“言传身教”,越来越多的新弟子开窍,虽则嫌恶净妖宗之无耻却无无可奈,也不敢就此脱去弟子身份怒而下山,否则必然神不知鬼不觉死在半路上;进退维谷之下唯有认栽,明里暗里争相献宝。
机不可失,落云子因势利导,急令林通安排飞耳峰弟子放出风声,让人误以为献宝多寡决定了今后的关系亲疏、地位高下,一时献宝成风,乃至二献之余尤有“三献”“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