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校的歌咏比赛、辩论赛的主持,迎新社团都有我的身影。
家里人没有给我钱,之所以积极参加这些无非是为了拔得头筹,获取各种奖金。
假期则靠端盘子赚取学费,即便睡在仓库里,我也不愿意回家。
我渐渐变得忙碌且充实起来,亦被背地里评为系花。
待过的图书馆总能看到告白纸条。
但我对恋爱毫无兴趣,那些男生也丝毫给不了任何悸动。
直到大三的某一天,我被选为社团的外宾接待,被通知去接一位来自欧洲的华裔哲学教授。
…
他叫宁梵远,在西班牙某知名大学任教,此次来我们学校,是为完成国际交换的教学任务。
「Bienvenidoarauniversidad,Sr。Ning。」
那天他下飞机,我穿着得体的裙装,彬彬有礼地同他握手。
他似是愣了一下,半晌方笑道:
「我是中国人,两年前才移民到西班牙的,会国语。」
我有些尴尬,怪自己没有做好对他的了解工作。
要知道,我为了迎接他来这所学校,泡了一个月图书馆临时抱佛脚学习西班牙语。
宁梵远长得很帅,眉目朗逸,上课或望远时会戴上前襟别着的金丝边眼镜。
标准的大叔文男主身材,短寸的胡茬也丝毫不掩独属于学者的沉稳气质。
看起来大约是三十多岁。
他盯住我许久,眼睛里似乎泛闪起光芒,忽然爽朗道:
「你很喜欢文学么?」
我不明所以,微怔着点了点头。
「你的眼睛很美,和文学一样。」宁梵远优雅又不失礼貌地说。
作为校方代表,我游刃有余地向他介绍学校的各种项目,那几天如影随形,陪他走完活动全程。
他一边专注地聆听着,一边报以温婉的眼神浇注在我身上。
那天活动结束后,他以想了解更多国内学生的生活为由,加了我的微信。
我低头觑到了他的个人信息,以本名“宁梵远”为微信名,头像不是中年人爱用的花鸟山水,而是一幅中世纪的油画。
是莫奈的《撑阳伞的女人》。
上面画着一个打伞的美丽女子和一个戴草帽的孩童。
我心生对老师的好奇,打开了宁教授的朋友圈,他所有的朋友圈都是公开。
“又是一个人的新年,念妻。除夕夜于西班牙马德里。”
另一条则是启功书法,“今奉斯册,诵昔人深痛之言,喜慰之极,不觉涕泗之盈襟。”看得出,他很喜欢中国诗词。
然而吸引我注意力的还是他大部分文案的主题,竟然大都是《永怀赋》《述悲赋》这样的悼亡之作。
最新的一条是他与儿子的照片,配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看了半天,我恍然大悟,用只字片语拼凑出了这样一个形象:
他实际年龄有四十多岁,儿子应当与我年纪相仿。
他常年茹素,并且曾经有过一个深爱的妻子,已逝。现在孑然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