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们今天就是要去清除一些害群之马,建设我们的祖国……”
就在几个人兴高采烈时,旁边传来刹车的声音。几辆卡车迅停下,轮胎与冰雪摩擦,划出长痕。一群装备精良的人随即从车里跳出来,直接围住了他们。
对方为一人走上前盯着周磊问:“你是周磊吗?”
周磊回答后,那人行礼自我介绍,随后展示了相关文件,详细说明了周磊的资料。然后郑重宣布,他现在是工厂的一员。
突如其来的任命让周磊和他的小伙伴们震惊不已。当一个工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莫大的好事,但此刻对他们来说却是意外之事。然而他们无法推辞。
“不,我不愿当工人……”
“什么不愿意当工人?那你怎么建设?你不为人民服务?”面对质疑,周磊只能硬撑,“我愿意服务国家,但我认为还有别的方式来表达我的爱国之心。”
但对方坚持要求他们加入,称这是必要的,并强迫将几人带走。
其他同伴也一个个被带上了车,整个过程中充满了紧张和不安。
最终,所有人都成为“建设力量”,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这件事迅传遍街道,路人无不感叹这一奇特的处理方式,并对此津津乐道。
同时在城市各个角落,类似的事件也在上演。一些小队长面对挑战者的质问显得束手无策,但在关键时刻背诵领袖的重要文章,终于化解了尴尬,继续完成任务。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一位年轻的女子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工人怎么会背下这么长的文章。她不知道的是,林志远在机械厂起的学习活动,已经把这些粗糙的男人磨练得异常坚韧。
那时,无论在哪里,哪怕蹲在角落里,都有人掏出纸条默记。这些学习内容与他们的福利息息相关,自然不敢马虎。
身为小组领导的老张以身作则,带头苦学,此刻也不由自主地感谢当年被迫背书的日子。
当他背完文章后,周围一片静寂,旁观者都愣住了,没想到这些工人们竟然如此用心。
老张不理会惊讶的目光,转身面对着眼前的一群男女说道:“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不是光靠嘴巴说的。”
“喊口号谁都会,真正实干才是关键。”说完,他一把扯开棉袄,接着解开里面的衬衫,露出一道道战功赫赫的伤痕。
周围的妇女们忍不住从指缝中偷看,随即震惊不已。那些疤痕有的来自过去的小战斗,有的则是参与大事件时留下的见证。
“这一道是小冲突中留下的,那一道是在解放南京时的印记。”
“这些都是我对人民做出的奉献。”随着话音落下,身边的几名保卫人员纷纷揭开衣领,展现着各自的伤痕。
虽然天寒地冻,却让现场气氛升温。
老张盯着众人问道:“你们来说说,为人民做了什么?”
女孩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旁观的人显然站在了工人们这边,那些年轻人顿时手足无措。
老张又重复了一遍,依然没有人应声。
接着,他语气更加坚定:“国家现在需要工人们日夜奋战,而我们都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贡献。”
“我们都在平凡岗位上为国家尽一份力。”
“轮到你们的时候,为什么推脱呢?”女孩犹豫道:“我还在上学,还没毕业……”。
一名戴眼镜、手拿课本的人走上前来问:“你是哪个学校的?”众人的视线聚焦在此人身上,原来是一位教师。
女孩低声回答道:“我在三中。”
“学生应当待在学校好好读书,”教师严肃地看着她,“既然这是响应号召,去机械厂实践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