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诸天帝王论道群起点 > 第32章 军衔制度(第2页)

第32章 军衔制度(第2页)

最后,朱存梧好似想到了什么,又加了一句,“另外,营正及以上武官不得参与大比武。”

朱存梧起兵时,就在军中设了随军学堂,要求士兵读书习字,登基后又设了武备学校,用以培养武官,朱存梧亲自兼任山长,级别相当于国子监,学员毕业后任营正营副之职。

举行大演武,可以激励士卒训练,并且发掘底层人才,为下层军官和士兵提供一个上升通道。

最重要的是可以收买军心,不然朱存梧也不会拿出爵位来奖赏,虽然仅仅是不能传给子嗣的果毅校尉爵,但那也是爵位不是?

……

“此外,我大明朝有文武散阶,文官散阶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初授升授加授等一共四十二级;武官散阶从正一品到从六品,一共三十级,太过繁琐了一些。”

说完军队训练,朱存梧又说起了散阶制度。

“今日不谈文官散阶,只说武官散阶,往后改武散阶为军衔,按正从九品制武官分十八级,士卒分六级,武官士卒常服、甲胄皆按军衔重新设计,日后军中不论官职而论军衔,下级见上级必须行礼。”

大明朝的武官散阶制度,基本上就相当于后世的军衔,不过武官散阶只有正一品到从六品,且分为三十级,并不全面,且过于复杂了,再加上十二阶武勋什么的,一般人真不一定能弄明白。

十二阶武勋,乃是武将战功荣誉,相当于后世的勋章之类的,就不作变动。

此番朱存梧打算废除文官散阶,精简武官散阶,毕竟军队是他的根基。

改制后的武散阶,或者是军衔,武官按照官职品级来授予军衔。

正一品为镇国大将军,从一品为骠骑大将军。这一级是大明最高级别的武官,基本上只有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和同知才能授予;

正二品为上将军,从二品为中将军。能够获得这一级别军衔的,只有兵部尚书、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以及个别巡抚、将军,如辽东巡抚朱存槊、吉林将军李定国等。

正三品为左将军,从三品为右将军,正四品为前将军,从四品为后将军。

正五品为左中郎将,从五品为右中郎将,正六品为前中郎将,从六品为后中郎将。

正七品为上尉,从七品为中尉,正八品为左尉,从八品为右尉,正九品为前尉,从九品为后尉。

如此一来,将各级武职都涵盖在军衔之中,往后也就便于操作,高职低衔,或是低职高衔,都能起到打压、拉拢、分化、犒赏的作用。

比如某个总兵有些不听话,那就可以将他的副职晋升为左将军军衔,和他平起平坐,以此作为警告;

又或者一些人在某个职位上呆了很久,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升职,那就可以晋升其军衔,以此作为犒赏。

总之,有些手段,皇帝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至于士卒的军衔,则是按照入伍年限来算。

入伍第一年为新兵,入伍第二年为列兵;

入伍第五年为右士,入伍第十年为左士,入伍第十五年为中士,入伍第二十年为上士。

士卒军衔等级不同,待遇饷银自然有所不同。

通过控制军衔授予的名额,不但能挑选精锐士卒,还能限制地方武将的实力,最后还能节省朝廷军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