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诸天帝王论道群起点 > 第31章 爵位改制(第2页)

第31章 爵位改制(第2页)

庖丁刚刚上任就遇上如此大事,不敢耽搁,兢兢业业地忙活起来。

既然是酬功,那自然少不得论功行赏、加官进爵,朱存梧对此早有准备,直接让内侍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初登大宝,山河破碎……”

此次北伐首功,自然是指挥正军彻底覆灭建奴主力的西宁王朱谊溪,加上光复山东、辽东,早已晋爵至翼王,授勋左柱国;今日皇帝又加其岁禄万石。

次功为陈王朱存李,率领一镇偏师光复北京、山西,俘虏顺治,皇帝加封岁禄万石,授勋右柱国。

再次为西贼降将李定国,北伐中先登陷阵,又生擒多尔衮,晋爵延绥侯,授勋上护军,官拜吉林将军,执掌吉林行都司军政。

赵国公朱存榛,率一镇偏师自洛阳出兵,收复大半北直隶,牵制建奴兵力,晋爵邯郸郡王,授勋柱国。

徐国公朱辅炎,率一镇偏师收复大半山东,与西宁王会师济南,晋爵武威郡王,授勋柱国。

麟游侯朱存槊,收复大半辽东,晋爵慎国公,授勋上护军,官拜辽东巡抚,指掌辽东一省军政。

武功侯朱嗣均,先于大同阵斩叛将姜骧,随陈王收复山西,后又收复山海关,晋爵礼国公,授勋上护军。

绵竹侯曾英,也因作战有功,加收复半个辽东的功劳,晋爵毅国公,授勋上护军,成为了如今大明朝除黔国公之外,唯一的一位异姓国公爷。

……

此番酬功之后,去掉两位晋爵郡王的公爵,大明尚有五位国公,黄国公内阁首辅朱谊源、慎国公辽东巡抚朱存槊、礼国公朱嗣均、毅国公曾英,以及自开国时世镇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

此外,侯爵人数增加到了二十四位,伯爵人数达到百人。

各位爵爷领旨谢恩后,皇帝终于开口了。

“我大明朝爵制不同于他朝,自太祖高皇帝开国时,废除了子、男两等末爵,勋贵爵位只有公侯伯三等,皆为超品,用以奖赏官职较高的有功将士,而官职较低有功将士,则授以军中世职,同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只是时过境迁,如今军户制度糜烂,朕登基之时又废除贱籍,朝廷也在改卫设县,只是如此一来,官职较低的有功将士,则无法授予世职奖赏。”

“故而朕有意,改变爵位制度。

即日起,王公侯伯等爵,号为显爵,位一品上,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六等宗室爵位,号为宗爵;位一至六品,降等袭爵,世代以降,至奉国中尉则除爵。

另设明威将军、明武将军、明德将军、宣节校尉、忠武校尉、果毅校尉等六爵,号为勋爵;位一至六品,降等袭爵,世代以降,至果毅校尉则除爵。

以此奖赏官职较低的有功将士。”

这勋爵,便是朱存梧对照着宗爵仿制而来,就是为了激励下层军官的士气。

本来朱存梧的规划中还有三等公士,分别为正七品、正八品以及正九品,只是被内阁四位大学士一起劝住了。

理由也很简单,没钱,朝廷养不起。

泰武皇帝果断地从善如流,砍成了如今的将军、校尉六等。

如此,最低等的果毅校尉正六品,低级的军官努努力也能够得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