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考虑得如何了,是否选择留下来?”
张良挣扎良久,最终才艰难地做出选择,“良选择暂时留下来,为陛下效力。”
“好!朕得子房,胜得大军百万!”
皇帝龙颜大悦,先表达了身为上位者礼怀下士的姿态,接着便开始讲规矩。
“不过,我大明官职升迁有序,子房如今尚无功绩,若是贸然登临高位,恐百官非议,于子房名声不利,就先委屈一下子房,暂领翰林院修撰,日后建功,朕必以公侯之赏赐之。”
“良惭愧,当不得陛下如此厚爱。”
张良已经知晓了翰林院在大明的地位,明白皇帝的安排是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自然不会觉得委屈。
如今,他只能选择先留在大明,一步一步往上爬,直至那一人之下的位置,然后再图其他了。
皇帝见张良如此明事理,自然更加另眼相待,吩咐道,
“如此,子房下去后,可多加翻阅五代十国及宋初时的史书,年后朕有安排。”
张良遵旨,“臣明白!”
暂时收服了张良,心情不错的朱存梧又看向其他人。
“刚才朕与子房的谈话尔等都听到了,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说完朱存梧将目光扫向了农家几人。
农家、墨家、道家、医家这些人之中,朱存梧最看重的自然是农家,历法、耕种、水利这些知识对大明而言自然不可谓不重要。
可惜回答朱存梧的是一阵沉默声。
张良跪得太快,三言两语就成了明臣,让其他人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们也知道形势比人强,只是一时间难以下定决心而已。
当然了,他们中也不乏聪明人,如晓梦和田言。只是晓梦对这些琐事浑不在意,主打一个随大流;至于田言嘛……
张良则退到一边,虽然已经臣服,但是他还想看看这位泰武皇帝的手段呢。
见这些人默不作声,朱存梧不由气恼,张良都臣服于朕了,你们几斤几两啊,就想忤逆朕?
好在朱存梧心有城府,并不会由着性子乱来。既然如此,那朕就一个个地收服呗。
他先将矛头对准农家六长老和墨家班大师。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独大,道家演变成了道教,法家披上了儒皮,而农家、墨家等显学,却逐渐凋零,如今更是销声匿迹。
今,朕欲立太学,重复百家争鸣之辉煌,不知几位可否助朕一臂之力?
几位也不想此世的农家、墨家彻底断绝传承,永远被儒家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吧?”
大明泰武皇帝给的理由很强大、很充分,农家六位长老和班大师无法反驳,于是欣然接受。
七人齐齐出列,叩首道,“我等愿意为陛下效力!”
墨家和医家以班大师为首,见他都跪了,剩下的徐夫子、庖丁、高月和端木蓉也跟着跪下叩首。
如此一来,只剩下道家的晓梦和农家田言、田赐姐弟,朱存梧先将他们放在一边,开始安排跪了的几人。
“好!班大师和徐夫子、兵主暂为兵部武备司主事,历师、谷神暂为农部屯田司主事,禹徒暂为工部都水司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