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明祥在逛小吃街的时候,突然接到领导告知晚上要加班的电话,他只好提着刚买的臭豆腐,急匆匆赶到了公司。
还好加班的人不多,吃完臭豆腐通风一晚上也不影响明天上班的同事。
刚在工位上坐下,坐在隔桌的同事就凑了过来:“你怎么吃臭豆腐?那味道隔老远就闻到了。”
阎明祥愣了愣:“啊?那我出去外面吃……”
刚站起身,就被同事叫住了:“不用,外面这么冷,你就到这里吃吧,一会儿开个排气扇通通风就行。”
其他同事也没有异议,阎明祥于是坐了回去。
臭豆腐的打包盒密封性很好,虽然气味还是会溢散出来,但保温效果不错,阎明祥用筷子夹起一块咬了一口,还是热热的,带着炭火的温度。
臭豆腐很好吃,外焦里嫩、汁水丰腴,不枉他排了这么久的队,但更让阎明祥惊喜的,还是那几块作为配菜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萝卜皮。
色若白玉、莹润光泽,脆生生的,一口咬下去,便会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汁水中既包含了萝卜本身的清甜,又带有腌制过后的丝丝辣味和缕缕酸味,仅是闻着味道就让人口齿生津,吃到嘴里后更是开胃至极。
阎明祥吃下一块萝卜皮,又咬下一口臭豆腐,迸发在舌尖上的美味让他止不住感慨:想到让萝卜皮和臭豆腐搭配的人简直是个天才!
吃到一半,阎明祥这才想起放在一旁的虾米白菜汤。
正好渴了,他随手拿过盛着汤的打包盒,盖子一揭,一阵浓郁的鲜味顿时爆发出来,引得其他工位的同事频频看了过来:
“什么味道?”
“谁的晚饭这么香!”
阎明祥尴尬地举了举手:“我,是我,不好意思。”
嗓门最大的刘姐问:“小阎啊,你吃的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香?”
“虾米白菜汤。”
得到这个答案,其他人多多少少丧失了兴趣,毕竟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寡淡。
阎明祥得以继续安静地品尝他的晚饭。
热气腾腾的一碗汤,汤色清浅,果真如名字那般寡淡,阎明祥端起碗抿了一口,滚烫滚烫的汤,烫嘴,但喝进嘴里,却是鲜得不得了。
阎明祥就这样端着碗,小口小口地抿着。以他不算熟练的厨艺来看,这碗汤熬制的时间一定很长,还得是小火慢熬,才能把白菜和虾米的味道都溶进了汤里,一口下去,既有白菜的清甜,又不失虾的鲜味,接着他还喝到了一点点香油的味道,融合在其中,让整份汤的底色增香了不少。
于是办公室里为数不多的同事就听到某个工位上不时传来一声砸吧热汤的喟叹,随即又是一声咬下臭豆腐酥脆外皮的“咯吱”,间歇还搭配着又清又脆的咀嚼萝卜皮的“嘎嘣”声。
终于,同事们忍无可忍了。
“太香了。”
“馋死我了!”
“我也要吃!”
……
直到站在小吃街排队的队伍里,阎明祥还没反应过来:我不是来公司加班的吗?
————
忙完一阶段的工作,唐小倩终于迎来了短暂的放松时间。
下班后,和同事约好去附近的小吃街吃地摊小吃。
会有这个行程,主要还是因为袁霞的倾情推荐:“那个小摊的臭豆腐真是太好吃了!又焦又香又有味,就连萝卜皮都那么好吃。还有,那个摊子卖的虾米白菜汤也是仙品,就着烤好的臭豆腐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浓汤,简直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哦对了,这个小地摊的老板就是之前在公司楼下卖糖炒栗子的那个。我说怎么一直没来了呢,原来改行卖臭豆腐去了。”
对于袁霞的推荐,徐丽丽跃跃欲试。
唐小倩倒兴致缺缺——她还在怀念以前的烤红薯。
一行人来到小吃街,没走多久,果真看到了一条排成长龙的队伍,弯弯曲曲,见尾不见首。
徐丽丽对臭豆腐感兴趣,唐小倩和陈淼也不赶时间,便陪她一起排起了队。
起先三人还在低着头玩手机,直到鼻间传来的臭豆腐香味越来越浓,也情不自禁像队伍里的其他人一样开始讨论起来。
“听袁霞说,这是最近才来小吃街摆摊的新摊点?”
“看来真的有几把刷子,这个臭豆腐闻味道就知道好吃,而且制作方式也特别,是用炭火现烤的。”
陈淼点了点头:“不是预制菜这一点就打败很多商家了,难怪有消息称平城美食日报都有意采访。”
陈淼的消息向来灵通,她这么说,这件事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徐丽丽笑道:“那看来今天我们来对了,不然这里成了网红摊点,还不知道排队要排到什么时候。”
唐小倩看了看前后都看不到头的队伍,淡淡道:“其实现在也差不多。”
出乎意料的是,队伍行进的速度很快,没等多久就轮到了她们。
更出乎唐小倩意料的是,看到坐在摊前细致地翻烤着臭豆腐的摊主,她一眼就认出和烤红薯摊主是同一个人!
唐小倩一时百感交集,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想问:“你怎么不卖烤红薯了?”
又想问:“最近怎么都没看到你来写字楼附近?”
但最后,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买两份臭豆腐和虾米白菜汤,要大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