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熠对此并不奇怪,他的这位好友,在十七岁之前,性子尚且正常,在老国公去世之后便如同换了芯子,喜怒都不形于色。
“我瞧她好像很怕你,要不,你走远点?”赵明熠笑嘻嘻,再次朝着荷香挥手。
戚修凛却始终不言语,也没避开,站在人群中如鹤立鸡群十分醒目,令人想装作看不到都难。
徐卿欢咬唇,暗道这位太妃的孙子真是难缠,可又不敢得罪他们,便硬着头皮挤过去。
此时,官府的人开始点灯,路边的灯笼一盏盏挂上去,也一寸寸照亮了徐卿欢脚下的路。
“世子,赵小郡王。”
徐卿欢已听闻这位小郡王。
越王的三子,孙太妃最宠爱的小孙子,也是最不成气候的一个,在京都身兼数职,却都是没什么大成就,反倒痴迷于编撰话本子。
戚修凛看着徐卿欢,她仍是带着面巾,手里提着竹盒,倒真是出来采买东西。
她也表现得恭顺,行了礼,推说夫人吩咐早些回去,还等着用这些丝线给世子绣鞋面。
徐卿欢垂着头,根本不去看两人,只觉得世子的目光淡淡的落在她身上。
下一瞬,她的胳膊被人拽住,伴随着拖拽的力气,竟然直往世子的怀里撞。
身后噼里啪啦的声响,夹杂着摊贩惶恐的道歉,原是一辆推车差点撞到了她。
徐卿欢的脸色瞬间白了几分,右边手腕伤口碰撞到他坚硬的腰腹,顿时冷汗涔涔。
在外面,比国公府还要危机四伏,若被人看到大做文章……
想到这儿,徐卿欢顾不得疼,慌忙往后退,跟世子爷拉开了安全距离。
戚修凛本就冷沉的目光愈发难以揣测,他眼下在荷香眼里竟然是牛鬼蛇神一般,让她避之不及,恨不得离他八丈远。
赵明熠眼睛滴溜溜转悠,让躲在暗处的手下帮着货郎收拾东西,也没指责对方,大手一挥让那货郎离开。
此举,也让徐卿欢对纨绔的小郡王有了转变。
原以为他会趁机刁难货郎,没想到他如此好说话,全程和和气气,脸上挂着笑容。
对比着,赵明熠身边的世子爷,一副生人勿近。
“多谢世子爷,奴婢不打搅世子和郡王的雅兴,先回府了。”
她如今进退两难,一面是世子可能发现了自己的身份,一面是徐灵君的逼迫,谁都不想惹。
幸好,世子也没有为难她,放她离开。
徐卿欢寻机躲到桥洞下,扒开了石块,瞧见小布包,便飞快的将里面的瓷瓶捡出来,拍打干净放进了竹盒里。
……
赵明熠找戚修凛只为了一件事,便是央求他借几个健壮的武将,说是操练新入学的武生。
“你自己去城郊大营里挑,选中了谁名单拟好报给刘将军,但我只有一句,你要是敢用武将排练你那些话本子,我拆了你的台。”
戚修凛是熟稔赵明熠的性子,提前警醒他。
赵明熠乐呵呵的摇着折扇,“你就是太过古板,要想讨得小女娘欢心就得多笑笑,话说你回来后,跟你那五年未见的夫人感情培养的如何了?”
戚修凛眼前浮现了徐灵君的脸,微微皱眉,似乎不愿深论这个话题,“尚好。”
找到了东西,徐卿欢便想快些回国公府,却不妨,隔着一条街,又看到了刚从马车下来的兄长。
兄长的身边那位端庄美丽的女子应该是他的正房夫人沈氏。
两人身前跟着个五六岁的孩童。
徐卿欢没记错的话,那孩子就是她的小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