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几日后,完颜部的小公主就被送入了宫,赵德昭出宫时正好遇见,不过十七八岁的模样,大宋的服饰和首饰让她看上去同这座皇宫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赵德昭想着,很快她就会适应了。
御史台在李铸的命令下,开始全力配合三司和政事堂的田亩清查,不再有官员被莫名其妙得弹劾。
三司盐铁司使家的远房亲戚,那个玉面小郎君本咬着李学同不松口,定要朝廷给个说法,可不知为何,突然就改了口,说当时也是言辞无状,激怒了他,自己也愿意接受李家的赔偿和道歉,便就不追究了!
再者,看在李学同悔过态度良好,苏晓最后给判了杖五十,流徙一年的刑法。
当然,最后如何执行,便又是另外一桩事了。
钱为之私卖铁器一事由大理寺上报给了赵匡胤,赵匡胤勃然大怒,亲自下令将涉案人等全部斩首、以儆效尤。
这两件事,朝堂上的人也看明白了,这一局又是殿下赢了,于是,见风使舵的朝臣们又拐着弯想要参与田亩清查之中,可眼下不一样了,朝廷春闱刚结束,哪里会缺人?
从新科进士中选了十来个交由户部和三司,被选中的自是喜不自胜,刚考中进士就有这么大差事,待此事结束,可不就平添了一份政绩?
天降的好事!
朝堂中有人欢喜有人愁,赵德昭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此刻的他正看着潜伏在辽国的武德司人送来的信。
不得不说,耶律鸿德在开封的这两年,的确没有白白浪费光阴。
完颜妃本是胜券在握,以为有了萧思温作保的立太子圣旨,她的儿子耶律郑哥就能顺利做成太子,待耶律贤咽气,便是顺理成章的皇帝。
她如今也想清楚了,完颜部将不会再是她的依靠,这个世界上能依靠的,唯有自己。
第一步,便是要让自己儿子为辽国皇帝,她便是摄政的太后,她就不信,自己本事,难道还比不上萧绰?
可就在这日宣读圣旨时,耶律鸿德突然带着人马出现在宫中,打了一个完颜妃措手不及。
虽然她手握圣旨,可毕竟她姓完颜,耶律鸿德虽然是耶律贤过继的养子,可他身上没有异族的血脉。
辽国这些皇帝本就没有父子相承,兄弟、叔侄也多得很,再者,立一个成年人为太子,还是立一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孩童为太子于辽国更有利,殿中所有人俱是看得清楚分明。
萧思温第一个站出来说耶律贤的这份圣旨是无奈之下所写,可不做数,丞相都发话了,其余人更不会为完颜妃说话。
这场变动没费多大周折便有了结果,完颜妃被拿下,耶律郑哥作为皇帝血脉,交由宫中妃子抚养。
而太子,便落在了耶律鸿德头上,对此结果,耶律贤也再说不出一个不字,因为就在宫变发生时,他。。。死了!
自小生活在惊惧和胆颤之中,耶律贤身体本就不好,加上做了皇帝之后,想要中兴辽国,是以宵衣旰食、夙夜匪懈,让他身体更是虚弱。
加之萧绰的离世,对宋作战的接连失败,更让他心中愁苦,身心的双重压力和打击,终于在这一刻,耶律贤撑不下去了。
耶律鸿德刚做了太子没两个时辰,直接就是辽国实际的皇帝,这番变故让他又惊又喜,可对着名义上的父亲,他不能表现出一点来,甚至还得哭得伤心欲绝。
耶律贤归葬之后,耶律鸿德登基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