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是监工的时候偷懒,被他发现了?
正琢磨着想要负荆请罪,明无妄先开口道:“我思索许久,觉得怀璧司,还是要有个人来当顶梁柱。”
“我离开後,你可愿坐这指挥使的位置?”
万枯赶忙跪下,虽是早就听说大人有辞任的意愿,但自己何德何能在大人走後揽下这麽重的摊子?“大人三思,属下觉得,苍衣与赤鸣都比属下合适。”
“我问话时,你只需要回答,愿或不愿。”
依旧是不容置喙的语气,大人之所以为大人。
苍衣紧抿着嘴,倒不是他故意客套推辞,欲拒还休,而是他真的怕自己担不起此大任。
见他犹豫不决,明无妄接着说:“我已提前问过,苍衣和赤鸣的意见。苍衣说,他才回长安,对司里的事物尚且不熟悉。赤鸣说,他现在只想重新捡起失去的功夫,如此才能报效朝廷。倘若是为此,大可不必。”
“我说你可以胜任,你便可以胜任。所以,你只需告诉我,愿,或不愿。”
“属下万枯,愿为怀璧司,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知遇之恩,永生难忘,遇此良人,三生有幸。他再次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不用谢我。衆人皆知,好马遇伯乐,良琴遇知音。”明无妄从他身旁走过,直奔门前,“但你要记得只有好马才配的上伯乐,只有良琴才配的上知音。”
他从有离开的意思时,就一直在想此事。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万枯最合适。
万枯对危险的探知总是异于常人,虽然武艺不精,但察言观色在官场上远比武艺重要。
也许能比自己做得好也说不定。
“往後,就交给你了。”
明无妄年少成名,不曾遇到贵人指点,但好在,他还有个始终默默在背後支持他的爹。
这一路走得,不算很艰难。
他笑着走出大殿,殿内回荡着万枯的声音,“恭送明大人前去江南巡查,此行一帆风顺,愿君武运之方昌,诸事顺遂。”
明无妄是在风很温柔的春夜里离开的。
明承坐在书房燃着灯等他,不知为何,这几日总觉得儿子会来。
他猜对了,明无妄瞧见书房灯还亮着,便叩门走进。“爹。”
本是纠结该怎麽跟父亲解释,可明承似是看透他的心意一般,“不用说,爹知道。”
知道他志不在此,从没想过出人头地。
知道他一意孤行,去当锦衣卫,不过是想证明自己。
他做到了。
文武百官,皆赞不绝口他的好儿子。
“遵循本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明无妄走到他身後,一边替他揉肩,一边听他教诲。
“去吧,去做你想做的事,这儿有爹担着呢。你爹我身子骨好着,太医说,能长命百岁。”
父亲又和从前一样了,还是像座大山,替他遮风挡雨。
“您要多注意身体。”明无妄凑到他耳边,轻声道。手上的动作没停下。
“去去去,别咒你爹。你还能有太医说的准?”明承甩下他的手,让他坐到对面,“妄儿,从前爹逼你逼得紧,生怕你出个什麽意外。爹只有你一个儿,你若是出事,爹跟娘真的不知道该怎麽活,你娘身体不好,生你时又受过惊。。。。。。”
“可现在不同,爹娘只需要知道你过的好就行,去那边呀,要多照顾乔姑娘。小姑娘家家的,你要让着人家,别跟我似的,总惹你娘生气。。。”
“对,提亲之前告诉爹,我明承的儿子,不管在哪,都得风风光光的。八擡大轿,十里红妆,你爹有钱!”自顾自叨叨半天,他还想说点什麽,可话到嘴边又记不起来了。
他明承的儿子就是不一般,寻常人家都是嫁姑娘,他儿子要跟着姑娘远走高飞。
不过,他觉得没什麽不好的。
若是旁人说闲话,他就去问问,亲爹都没意见,别人算哪根葱?
想着想着,许是年纪大了,竟伏在书案上睡着。
明无妄拿条薄毯轻轻给他盖上,这会蚊虫多,他顺便寻来个竹扇。
点燃熏香,学着小时候父亲给自己驱散蚊虫时的样子,在他周围扇来扇去。
“爹,您要是累了,当够官了,就来找我。儿买个大宅子,足够装下咱们一家人。”
“爹怎麽会累呢,傻儿子。。。傻。。。”
眼前人还是紧闭眼睛熟睡着,原来是在说梦话。
作者有话要说:明丞相:嫁儿子咯~
ps:那句诗我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