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倒也坚韧,硬是独自一人将王潜抚养长大,还供他读了几年书。
可惜,天不假年,在前年春天的时候,王母突然病逝。
在这个时代,人们最是崇尚孝道,因此在王母下葬之后,前身便在陵寝旁搭了一间草庐为母守陵,至今已两年半有余。
前身这种为母守陵的做法,虽然为他在周边博取了不小的名声,但也因此不能再去做其他营生。
为了贴补用度,前身便于草庐旁搭了一间书棚,当起了教书先生。
这个身份倒是和穿越前颇为契合!
不过,这个时代,能够读得起书的人家,实在是少之又少。
时至今日,他名下的学生,也不过三人而已。
想到自已的几名学生,王潜的脸上却是露出一丝古怪的神色。
原来,在这几名学生当中,有一人正是那解渎亭侯刘宏。
没错,这个刘宏,正是后来那位大名鼎鼎的汉灵帝。
对于所谓的裸泳馆、开裆裤……等等一系列花边新闻,王潜是持怀疑态度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汉灵帝在位期间的卖官鬻爵、宠幸宦官、大兴土木等行为,的的确确加剧了汉王朝的崩塌,并无愧于大汉掘墓人的称呼。
想到汉灵帝在位时的一系列作为,以及后来的董卓之乱、诸侯混战……等等事件,王潜也是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给这个家伙当老师,自已将来的下场怕也好不到哪去。
一时间,王潜也是忍不住心生凄凉!
也不知道自已这是得罪了哪位大能,居然给了自已这样一个开局。
“伯渊先生,君侯前来拜见!”
就在这时,草庐在传来一声高呼。
透过窗口向外望去,只见两名身穿黑色衣服的小厮,护着一个小孩儿,正站在门扉外。
那小孩儿八九岁的模样,穿着甚是讲究,上衣为天明时分的淡青色、下裳为黄昏时分的火红色(古时称绛),是谓汉代颇为流行的“上元下纁”
。
这小孩儿正是如今的解渎亭侯刘宏。
“等着!”
王潜下意识的应了一声,显然是前身习惯使然。
左右望了望,床边的衣架上,挂着一件白色儒衫、一块裹头用的葛巾,在边上还挂着一柄长剑。
穿戴好衣物之后,王潜又将那柄长剑悬于腰间。
在这个时代,儒生的长剑可不是什么装饰品,那是真能砍人的。
整理好之后,王潜随即出了草庐,来到了院外。
看到王潜出来,那两名小厮也赶忙一脸恭敬的朝着他躬身拜了一拜。
“伯渊先生,小人奉主母之命,护送君侯前来修习课业!”
说着,一名小厮哈着腰,领着刘宏来到了王潜面前。
“宏,见过先生!”
小刘宏略微抬了抬手,说话行礼缓慢敷衍,双眼皮也是耷拉着。
看着眼前的刘宏,王潜也是暗自摇了摇头。
通过自已之前下意识的举动,以及刘宏刚刚做派,不难看出,前身与这刘宏的关系并不太好。
不过,这样也好,倒是方便自已行事了。
“君侯不必多礼!”
王潜也一脸淡然的摆了摆手,然后将目光看向那名小厮。
“你回去转告夫人,在下才疏学浅,唯恐误人子弟,还请另寻名师去罢!”
“啊?先生此话何意?”
那小厮愣了一下,显然没有听明白王潜的意思。
王潜抬手一挥,“我说让你们回去,我不教了……”
“不用学了?”
听到这话,刘宏那耷拉着的眼皮,顿时就抬了起来,脸上也多了几分兴奋。
“这……伯渊先生,您这怕是不妥吧?”
那小厮却是一脸迟疑的说道。
“有何不妥?汝等莫非要强逼于吾不成?”
王潜皱眉看向小厮,右手却是握住了腰间的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