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前世的夏槐在心里藏了整整五年。
爸妈待她的好,她看在眼里,可为人父母难免会有私心,夏槐不介怀,不代表她毫无察觉。
这场婚约,委屈的不止是秦书南。
当十八岁的夏槐,在寂静的大院内,迈入空荡荡的洞房时。
没人知道,她掉过多少眼泪,也没人问过,她愿不愿意嫁给秦书南。
流转在眸间的泪水沿着脸颊滑落,夏槐深呼吸,平静地拿出了皮箱最顶端的红匣子。
“秦书南,大婚时没有主持,也没人问过我,是否愿意嫁给你,与你执手白头。”
夏槐将红匣子放到秦书南掌心,一并还给他的,还有秦家多年的恩情,与她最后的留念。
她总算,能说出当时无人过问的答案了。
“我不愿意,秦书南,我宁愿一辈子孤独终老,也绝不会嫁给心有所属之人。”
“金镯子是妈给我的,现在我还给你,你大可将它留给真正的心上人。”
“彩礼我原封不动地留下了,衣物都是我两年前买的,你要信不过,也可以亲自清点。”
衣柜空出两格,台面上少了一只的搪瓷茶罐子,夏槐的东西不多,可样样都是成双成对的。
秦书南想起,结婚两年,夏槐再也没买过一样独属于她的东西。
如今,望着样样缺少一只的物件,秦书南浑身不自在,像是心突兀空中出一块,却琢磨不出具体少了什么。
“你真的要走?”
自结婚起,秦书南总盼着夏槐走。
可眼下她真要走了,秦书南又觉得,一个人住在这么大的房间,难免寂寞。
“被子也是你买的,我用不上,还有水壶,你要走记得把东西都带上…拿不下,我骑车送你过去。”
面对夏槐,秦书南头一回这么多话,他喉结滚动,满脑子都是夏槐依偎在旁人胸膛的模样,吐出的话语涩得要命,流露出变质的酸。
“现在乱得很,你当心点,别听了几句花言巧语就傻乎乎地跟人走,到时候被拐卖到村里,害得爸妈担心。”
“不用了。”
夏槐摇头,毅然关上门,转身前秦书南看见了夏槐唇间那抹疏远的笑意。
“我一个人能行。”
不知何时起,夏槐不再期望他的帮助。
就好像,已然失望了无数次。
夏槐提着皮箱出门时,满大院的人都在看热闹,刘婶摇着蒲扇笑道:
“小夏,大包小包地要去哪啊?别是闹大了,书南赶你回娘家了吧?”
夏槐能听出她话中的幸灾乐祸,反正早晚要离婚,她索性直言道:
“搬出去住,不回来了。”
“不回来了?小夏,你要分家啊?”
这下刘婶惊了,她听闻夏槐是乡里来的丫头,而秦书南可是公立小学的铁饭碗,她能舍得这么块香馍馍?
夏槐不理她,提着箱子往院子外走,离筒子楼远了,她脚步都变得无比轻快,沉甸甸的箱子压得胳膊发酸,可夏槐满心满眼都是即将搬进的新房,感觉前所未有的痛快。
她马上就能离开秦书南了。
等到租房时,苏巧正煮着药,闻声一溜小跑过来,要帮她搬行李。
“谢谢姐姐的糖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