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收拾,我去做饭。”
陈母高兴的取了一大块肉,打算多做两菜。
现在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吃肉也没之前心疼了。
陈父帮着一起整理箩筐里的东西,把装着鸡毛鸭毛的麻袋扔到柴窟那里借着火光继续烘干,方便存放。
那些山珍更是要处理一下。
“这些山珍我明天直接带去糖厂,那边的老板要。”
陈光明交代道。
他现在根本抽不出空去镇上卖。
陈父和陈光年也整天要在红糖作坊里熬红糖。
陈光明就提前问了周老板。
周老板说要,刚好解决了他的一个难题。
“知道了。”陈父笑容满面。
自家儿子确实混的开啊,到哪里都能认识人。
看来多混混也不是坏事。
以前真的错怪幺儿了,谁知道他真能混出名堂啊!
……
第二天清晨。
五个人早早进了山。
“师傅,我昨天回去路上,也收了些蘑菇。”
休息的时候,徐平将蘑菇拿出来。
“好,我帮你一起卖了。”陈光明接过来过称。
“还和之前一样就好。”
“行,我还是抽个中间费。”
陈光明称好后,付了一块三毛给徐平。
虽然中间费只有几毛钱,但规矩不能废。
徐平是他手下的二级挑货郎,进货和出货都要经过他的手,那中间就要给他抽一道中间费。
当然,如果徐平自己能够找到进货和出货的路子,那他也要付中间费,有规矩才能让关系更好的维持。
他也把这个道理和大家说了。
大家自然没什么意见。
就像是卖甘蔗这事,完全是陈光明在牵头。
这中间费他们交的心甘情愿,还要感谢陈光明拉上自己呢,不然这钱谁赚不是赚,他们不能做那白眼狼。
路上,陈光明又讲了很多挑货郎规矩。
这里面有一些确实是传下来的规矩,也有一些是他前世做推销员和老板后知道的规矩。
等到了糖厂后,陈光明将这些山珍卖给了周老板。
比市场上少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