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太后每天花样寻死全文免费阅读 > 第13章 皇后想蹭饭(第1页)

第13章 皇后想蹭饭(第1页)

对于大臣们提出立太子一事,景隆帝并没有恼,但也没有采纳。他给出的理由是皇子们太小。要知道先太子,也就是他的曾经皇兄被先帝立为太子时也有十二岁,而他的大皇子才八岁,三皇子才三岁多。如今皇子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读书,平安长大。

朝臣们听了景隆帝给出的这个理由,暂时一段时日不会再提出立太子一事。再者,这次提议立大皇子为太子一事,并不是真的想要立大皇子为太子,而是为了试探皇上的态度。

其他大臣对于这事没有表现出任何态度。因为他们也知道这只是一个试探。这事没在朝堂上掀起任何波澜,但是在后宫可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皇后没有子嗣,对她来说,不管是立大皇子,还是立三皇子为太子都跟她没有关系。她没有关注此事,而是一心扑在复选上。

钱嬷嬷见皇后不关心立太子一事,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再者,立太子一事的确跟皇后娘娘没有关系。她们还是先把复选一事办好吧。

皇后不在意,但圣母皇太后和庒妃她们非常在乎。

大臣们突然提出立太子一事,让圣母皇太后心里有些慌,她也没有心思去管复选一事,更没有心思去找皇后的麻烦。

虽然景隆帝告诉她,他暂时不会立太子,但她心里还是不放心。她虽不太懂朝堂之事,但是在后宫里生活了二十几年,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些朝堂上的事情,立太子一事不是他们家的家事,而是国事,不是她儿子一个人说了算。如果大臣们都支持,并坚持要立大皇子为太子,那她儿子也只能立大皇子为太子。

她原本打算等雪葶进宫后,为睿儿生下一个皇子,等孩子长大些,就谋划让雪葶的儿子立为太子,这样日后的皇帝也有江家一半血脉。哪怕她江家的地位和权势越来越盛,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小瞧江家人。

好在大皇子现在年纪小,暂时不会被立为太子,但过了几年就不好说了。等雪葶进宫后,得让她赶快怀有身孕,不然真的来不及了。

庒妃得知自己的儿子大臣们提出立太子,心中自是十分欢喜。她儿子身为长子,理应被立为太子。在她看来,三年前景隆帝刚登基的时候,就应该下旨册封她的儿子为太子。

只要她儿子被立为太子,早晚她就会是皇后。只是没想到皇上居然说大皇子年纪小,暂时不适合被立为太子,这让她很不服气,但她也没有胆子跑去景隆帝面前表现不满。

庒妃让人带了个口信回娘家,让她的父兄安排人时不时在早朝上提出立大皇子为太子一事。她觉得只要朝臣们说多了,景隆帝就会答应。

宁贵妃得知庒妃对提出立大皇子为太子一事非常得意,在心中嘲笑她愚蠢。既然庒妃这么高兴,那就让她再高兴高兴。她派人传信回去,让家里人再安排此事。

惠妃听说立太子一事后,心里便有些着急她的儿子。二皇子不是长子,出生的时候又没有带来祥瑞,这跟大皇子和三皇子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幸好她儿子读书聪慧,在这方面大皇子是比不上的。但,三皇子也非常聪明,他还没有启蒙,便已会背很多诗词,皇上和两位皇太后都夸赞三皇子天资聪颖。日后等三皇子正式启蒙读书,只怕不比二皇子差,甚至有可能……

为了她和儿子的前程,有些事情不得不得做了,不然她和儿子都不会有好下场。

大皇子是长子,庒妃的父兄又被皇上重用。三皇子是龙凤胎,出生就代表祥瑞,他背后又有英国公支持,而她的儿子……她的娘家虽也有爵位,但是比不上英国公,而她的父兄并没有身居要职。

她得想办法让儿子得到实权的人支持,这朝中有实权的人……

苏家!

对,苏家!

只要有了苏家的支持,那她儿子就能做太子。

要想得到苏家的支持,就必须先获得母后皇太后的支持。

惠妃想到她这些年对母后皇太后一直保持距离,没有好好地孝顺,心中有些后悔。

“唉……失策了。”

潘嬷嬷瞧着惠妃方才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愁眉苦脸、一会儿又神色激动、一会儿又追悔莫及的表情,心中不禁有些担心。

“娘娘,您怎么了?”

惠妃把她方才的想法跟潘嬷嬷说了说,“嬷嬷,你说我现在去亲近母后皇太后,还来得及吗?”

“娘娘,您突然去太过热情去亲近母后皇太后,只怕会惹得母后皇太后警惕。”三年前,潘嬷嬷就建议惠妃时常带二皇子陪母后皇太后说说话,但惠妃拒绝了。惠妃知晓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之间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和气,所以除了请安的日子,她平日里不会带儿子去慈宁宫。当然,圣母皇太后那亦是如此。

潜邸时,惠妃就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从不参与府中的是是非非。进宫后,她亦是如此。除了请安的日子,她平日里都是待在永信宫里,很少看到她去别的宫里串门子,也很少看到她与别人走的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宁贵妃和庒妃她们都看不惯她这副与世无争的模样。她们都认为她是装的。事实上,她并没有表面上那么淡泊。

“您不是不愿意卷入到母后皇太后跟圣母皇太后之间的纠葛中吗?”潘嬷嬷不明白惠妃怎么突然转了性,“您要是与母后皇太后亲近,不怕惹恼圣母皇太后吗?”

“圣母皇太后会帮泽儿吗?”惠妃跟庒妃一样看不上圣母皇太后,都嫌弃这个亲婆婆出身不高,没有什么见识。“你看她那个侄女还没有进宫,她老人家就天天把侄女叫到慈安宫,让她侄女跟皇上亲近。等她侄女进了宫,又有了身孕,你说她是帮她侄女的孩子,还是帮我的儿子?”

“娘娘,您说的是,只是现在立太子一事八字还没有一撇,您也不用这么着急。”潘嬷嬷觉得惠妃暂时不能急,得稳住,“再说,还有大皇子和三皇子,先让他们斗,然后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不好吗?”

听潘嬷嬷这么一说,惠妃紧皱的眉头立马舒展开来,“你说的对,是我沉不住气了。”

“娘娘,当年圣母皇太后可是一直在隐忍,您看她不是成功了吗?”

“没有母后皇太后的帮忙,她不可能成功的。”惠妃感叹道,“母后皇太后还是非常重要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