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间参观完毕后,彭林他们便各自回到了宿舍。
昌河飞机制造厂的住宿条件还算可以。
有家庭的工人都可以分到房子,技术人员也有单人宿舍。
接下来的时间,彭林每天就如同普通的生产工人一般,熟悉各车间的生产制造流程。
而在下班后,他就在系统空间内模拟组装支奴干直升机。
对于重型运输直升机这种庞然大物而言,最容易组装的就是直升机的机身。
尤其是在系统模拟空间内,彭林只要一挥手,一块接一块的部件便瞬间组装到位。
直升机的表面机壳也逐渐成型。
彭林查看系统:
【研究项目名称:逆向组装支奴干直升机】
【难度评估:C】
【任务进度:11。21%】
他发现自己已经组装完成十多个百分比。
但接下来的部分,却才是组装难度的开始。
因为彭林要给直升机安装上发动机,再给每一个机体部分安装连接的机械零件。
比如要想发动机带动叶片,便需要找到所有叶片和发动机之间大轴相连的零件。
单单这一部分,便涉及着数百上千的精密零件组装安装。
而且还必须确保无误。
任何一个零件的安装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直升机的故障和停摆。
再比如连每一个零件上的螺帽孔,都要必须精确无误的安装部件。
有的螺帽孔需要插入的是刹车索,有的则是需要铆钉固定其他零件。
甚至连一条金属线都有明确和固定的用途。
有的是为了防止螺帽因为强烈震动而松动的,有的则连接着其他零件。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发动机部位的零件安装。
像是直升机周期控制系统中的踏板周期变距杆和总距杆等精密设备安装,则更加繁琐和困难。
所以不怪昌河飞机制造厂将支奴干直升机拆开之后组装不回去。
任何人在没有技术图纸作参考的情况下,恐怕都难以用三万多个零部件组装成一架完整的支奴干。
也只有拥有系统的彭林,才敢挑战这项任务。
因为在完成机身的组装后,他在每安装一个零件后,都要查看一下系统的任务进度。
如果任务进度后面的小数点有所波动,则证明他这一个零件和步骤安装是正确的。
要是任务进度没有动静的话,那则证明他的安装是错误的。
如此一来,在明确安装步骤是否正确和方向的前提下,彭林的组装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
同时,他也开始将自己组装完成和正确的部分,画成技术图纸记录下来。
这个年代龙国虽然已经开始小范围的引进和使用电脑,但是昌河飞机制造厂由于资金和政策等原因不可能给每一位技术员都配备。
所以彭林只能用不同线宽的铅笔、三角板、圆规、直尺、绘图橡皮、丁字尺、分规等一系列比较原始的工具绘图设计。
相比于电脑工具绘图设计的简单便捷,手绘设计图纸无异是非常费时费力的。
因为设计图纸要求异常的精细,一般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彭林也仅仅只能绘制一张图稿。
而直升机一部分零部件的成套设计图纸往往就需要数张甚至十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