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开局破茅屋 > 第71章 盖房子计划(第1页)

第71章 盖房子计划(第1页)

回程雇的马车宽敞了不少,加上天气转凉,总算是没有那么受罪了,云歌还有心思掀起车帘欣赏官道两侧的景色,看着大片金黄的稻谷,仿佛已经闻到了新米的香气。

云歌算着,“回去把地里的稻子收了,留一斗新米解馋,其他的全卖了,以后家里吃廪生发的米就够了。”

白鹤明说,“还是多留几石以备不时之需,到县城后我去县学一趟,把手续办好,以后每月让家里人进城领米就行了。”

廪生每月能领一石白米,相当于朝廷发的奖学金,一石米大概一百二十五斤,云歌家有六个成人,三个半大的和四个小的,加上五月份收的白面,每月再来一石米够全家人敞开肚子吃了。

但古代交通不便利,天灾人祸也难以预料,粮食是生存的根本,除了够吃外还得储备一些。

云歌想明白后道,“那就卖一半留一半吧。”

谦川竖着耳朵听爹娘商量事情,一想到爹娘说回去后要盖房子,心里就痒痒的。

他们二房一家一直挤在狭小的耳房里,统共只有一张床,纯宜渐渐知事后,他和蒋桂花很多夫妻活动都不能搞了,对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来说,这也太难受了。

要是新房子分给他们的地方大一点,能摆下两张分开的床就好了。

谦川忍不住问,“娘,咱们的房子你和爹打算怎么盖啊,要是想按入冬前住上,现在就得买砖买瓦联系工匠了。”

云歌瞥了眼谦川,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这事儿确实是个避不开的问题。

别说老二,老大两口子怕是也憋的难受,霄茂已经三岁了,吴珍娘的肚子再没见有什么动静,地方太小孩子懂事了,当爹娘的总得要些脸面。

云歌从穿越来的第一天起就在脑子里画蓝图,想有朝一日有钱盖房子要怎么盖,该考虑的自然都考虑了。

“咱家院子左边有一块两丈宽的空地,那原本也是咱们的宅地,不过当初盖房子时没那么多钱加院墙,就一直露在外面放些杂物,这次盖房子把那块地加进去,把院子盖大些。”

“正房是我和你爹住,两侧连着的耳房修大一些,一间给霄英和霄茂,一间给妙儿和纯宜,纯宁还小,继续跟着娘睡。”

“东西都修上三间厢房,从正中间隔开,大房和二房各得一间半,老三老四让他们继续一起住,还剩下一间半摆上桌椅,我教你们识字。”

“南墙根盖上几间倒座房,当厨房和库房,剩下的地方修驴棚、鸡圈、羊圈和茅厕,再开一小块地种点菜就行了。”

谦川听娘形容完,心里忍不住畅想住进新房子时的光景。

他们原本住的耳房只有半间,以后变成一间半,足足扩大了三倍,除了能换张大一些的床,还能摆下柜子、架子和桌椅,白天屋子能见到阳光了!

霄英眼巴巴看着奶奶,“奶奶,以后我能带着弟弟自己住啦?”

云歌笑道,“霄英不喜欢和爹娘住?”

霄英赶紧摇头为自己解释,“自己住就是能顶事的男子汉了!”

云歌不知道他这结论是从哪里得来的,扯着孙子圆乎乎的小脸捏了几下,霄英赶紧双手护住脸,远离玩心大发的奶奶。

妙儿想到自己以后能住在温暖的耳房,而不是库房隔壁的低矮小房子里,低头抿着嘴笑,心里十分轻快,除了因为有新房子住,也因为娘是真的把她当家人对她一视同仁。

谦川兴奋之后,下意识算起盖这样一院房子需要多少银钱,稍一算就吓了一跳,繁昌县乡下盖一院砖瓦房一般十二三两银子就够了,但按娘的盖法加上砌院墙的钱,似乎十五两银子都打不住啊!

“还要把地基打结实、院墙砌高,用上等的砖瓦,这么盖下来花费在二十两银子上下。”

云歌直接公布钱数,告诉谦川不是只有他会算账,亲娘早就算明白了!

谦川咽了下唾沫,“娘,咱们明年就要去苏州了,花这么多钱在村里盖房子是不是有些亏了?”

云歌摇头,白鹤明指点道,“繁昌县大青石村是我们一家永远的祖地,祖先的坟墓都在这里,祭祖时总得回来住,未来家里所有读书人考科举第一关县试也要回来考。”

谦川明白了,爹娘这是在为以后做打算,就算以后要去外头常住,祖地也得有一院好房子,方便家里人回乡时居住,现在一次盖好了未来就省事了。

他想事情还是太关注眼前的利益了,看不到更深更远处啊。

……

一路辛苦疾行,六日之后,马车终于到了繁昌县县城,看着熟悉的城墙,云歌心里有些感慨。

出发时他们还是老童生和农妇,回来却是白廪生和廪生娘子了。

“咱们推迟了十来日才回来,你考中院案首的消息怕是已经在县里传开了,不知道任家人听到是什么感想。”

当初任家仗着自家出了位二十几岁的廪生,强压县衙和白氏一族,硬是拦下了命案,还故意奚落嘲讽气晕了原来的白鹤明。

如今白鹤明也是廪生了,还是更厉害的院案首,任家人会不会后悔和害怕呢?

白鹤明淡淡道,“他不会后悔,只会觉得我只是年纪大运气好而已,未来科考路上他肯定要比我走得远。”

这种人不见黄河不死心的心理,白鹤明看得清清楚楚。

云歌笑道,“那就继续往上考直到他认清现实吧。

走吧,进城了!”

繁昌县的县学和县衙建在一起,车夫赶车进城,在县学门口找了个地方停车。

因为不确定具体哪天回来,云歌没提前送信让谦山赶驴车来接,她加了一点价钱,麻烦车夫多等半日,回头把他们直接送到大青石村去。

白鹤明拿着身份凭证进入县学,教谕听说那位大器晚成的白案首来了,亲自出来迎他进去,拿出名册为他登记廪生信息。

“这块腰牌你收好了,每月让人拿着腰牌和你的手书到县里的官仓,就能领一石白米。”

教谕问道,“你日后可要进县学读书?”

白鹤明摇头,“我明年打算去苏州寻一书院做学问,无法聆听教谕教诲了。”

教谕只是问问,并不意外白鹤明的决定,“你之前虽屡考不中,但这次能成为院案首,足以证明你已经开窍,若有意于后年的乡试,确实该去府城寻一大书院深造。

咱们县的任廪生便已经去苏州府城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