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份是介绍淬火工艺的书。
其实,以赵瑞刚的水准。
抛开原稿,他自己来编写,会更好。
毕竟,他脑子里所掌握的可是几十年后的先进技术。
放眼现在的全世界,都很能打。
但,那样做的话,未免太过惊世骇俗。
目前,他仅仅是个编外的翻译,要尊重原稿。
当然。
如果遇到某些明显有纰漏的地方,赵瑞刚也会进行修正。
这些纰漏,有的来自当代技术的局限性。
有的确是人为的技术陷阱。
事实上,从华夏决定发展重工业开始,来自各方的围追堵截就没断过。
如同战争一般,除了不见硝烟,各种阴谋算计从不缺少。
外文技术资料,更是重灾区。
眼前这本淬火工艺书,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他细细看了几页,便从中发现了隐藏的错误导向。
看着这本保存十分完好的技术资料,再联想到两年前大毛撤离时,分毫必毁的态度。
赵瑞刚自然能看透其中的缘由。
这本书,大概率不是被己方偷偷保存下来的,而是大毛方故意留下的。
现实往往很残酷!
一个隐藏的技术陷阱,很可能会把一代研究人员的心血全部葬送掉。
不同于当下多数技术人员,赵瑞刚对这些血淋淋的现实,看得更为透彻。
所以,赚钱固然是他的首要目的。
但若能为技术发展做一些贡献,也当仁不让。
翻译了半晌,赵瑞刚觉得有些疲累,站起身来活动活动身体。
突然觉得今天有些奇怪。
六猴子一直没来。
按照计划,昨晚六猴子单独行动,多多少少也会卖出去几样。
今天上午应该会来分账。
可现在,已经过去小半天了,还没见到他的身影。
赵瑞刚还真有几分不习惯。
不过也没太在意,甩甩手腕,继续坐下来翻译。
临近中午,六猴子终于到了。
却一改往日的跳脱,今天显得有些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