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晴笙回国后接到不少画廊、工作室递来的橄榄枝。
有些画廊提出要以传统的长期代理模式与她签约。
此模式对于江晴笙来讲太复杂,要考虑代理的范围,例如时间、作品、代理性质等等。
她先前在国外的时候,就在签署画廊代理协议时,因售出作品的分成与短期合作的画廊闹过不愉快。
人生地不熟,语言方面也没有中文用起来那么顺畅,总归是吃亏的。
后来突然有位当地很厉害的律师主动找上她,说是受一位先生之托来帮她合理维权。
因为那段日子梁祁安一直在动用自己的资源为她找合适的律师。
江晴笙下意识地以为是他,还特意发消息道了谢。
梁祁安一头雾水,打来了电话,说自己并没有找律师上门,担心江晴笙是不是被骗了。
于是江晴笙便多询问了一些律师的信息。
律师说不知晓那位先生的全名,只知道是个中国人,全程一直是他的助理在和自己联系。
江晴笙不是没怀疑过,那个人就是岑淮予。
但转念一想,岑淮予连和自己在一起的那段时间里都没这样的细心,遑论已经分开快一年。
因为在签约合作的方面上过当,江晴笙现在多留了心眼,凡事都考虑严谨。
美院的刘教授前段时间也找过她,表达了想签她的意向。
江晴笙这人,性格虽然温和好相处,但她很有自己的主见。
既然没这个意向,就毫不拖泥带水地拒绝了。
Ella一直是她的个体艺术经理人,也承诺过假如江晴笙创办自己的工作室,她一定会跟着一起。
周末一家子去了趟吟花巷陪外公吃饭。
趁着人齐,江晴笙简单表达了一下自己想创办一个艺术工作室的想法。
全员通过。
那天之后,江晴笙就开始找合适的工作室店面。
温城的艺术园区大多不在市中心,且附近的店铺很多都只租不卖。
她没打算挥霍钱财,找到一栋合适的小楼后,她开始和房东商讨房租事宜。
才砍价到九折,房东太太一个电话打来,财大气粗的直爽劲儿十足。
“不好意思啊美女,这小楼不租了,卖出去了。”
江晴笙懵了,“这么突然就卖了?您不是说只租不卖吗?”
房东太太:“没办法呀,他给的太多了,我很难拒绝的呀。”
江晴笙,“。。。。。。”
买家是江逾白,但房主是江晴笙。
合同一签,手续一办,江晴笙一跃成为了新的房东。
这是令她完全意想不到的事。
房东太太吐槽:“小姑娘,你家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买房,你当初干嘛还要为了点破房租跟我砍价啊?”
江晴笙秉承四字名言:“能省则省。”
江逾白那天豪气地把购房协议甩到她手里,语气要多神气有多神气。
“看吧,你哥哥我还是有点钞能力的吧。”
江晴笙眼神一下子崇拜起来,“哥哥好棒!”
那栋小楼周边的环境很好,到处是艺术的气息,附近还有一些历史名迹的旅游景点。
装修开始动工。
由在国外辅修过室内设计且审美十分在线的林岐充当免费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