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汉云通信 > 第251章 机械元年之江琳与任芝一(第1页)

第251章 机械元年之江琳与任芝一(第1页)

万年沧海,世事如风。

曾经铁蹄震天的帝国疆土早已化作博物馆中的残片,李逵高坐王座、横扫四方的画像如今也只陈列于机械星球历史展馆的“帝制晚期展区”,被一群衣着简洁、头戴智能耳机的学童们围观,他们手中捧着最新版的“通识历史AR教材”,投影出的帝国时代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幕幕既遥远又抽象的历史影像。

如今的机械星球,早已步入第六纪元——联邦纪元,标志着人类文明真正意义上进入多中心、多元共治的新时代。各大陆之间的疆界不再以刀剑划分,而以条约、协定与生态调节中线划定;每一个洲,都拥有联邦议席,在“高议院”与“地议院”中共商全球事务。

放眼望去,天空不再布满战舰和警戒浮城,而是漂浮着由量子浮驱技术悬挂的能源平台,星空电网将日冕采集的能量输送至各大陆能源中枢。曾经被战争碾压过无数次的东海旧地,如今成为“文明协调署”东亚总部的所在地,旧帝国王城的残垣仍保留于“历史观测带”,与高耸入云的智能行政塔交相辉映。

白鸽在天空自由翱翔,穿越由浮空绿岛构成的生态廊道,而地面上,无人车在光轨道中悄然穿行。人类与智能生命共同生活,无需身份证明,生物频谱与神经特征早已成为全球通用的通行凭证。战争?那是历史课本上的术语。如今一切争端均由“星际事务联合仲裁庭”裁决,唯有文献中才提及“军队”这个词汇。

联邦宪政制度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

帝国解体后的数百年,曾陷入短暂的割据与混乱。各地势力依旧保有一定武装,数十位自封“王座继承人”的余烬试图延续帝制余晖。然而,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碾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普及,大众教育的推广,曾经神秘高远的“统治权”逐渐被拆解为民众共有的“参与权”。

联邦体制初建于“恒纪8001年”,由七大洲代表签署《全球共识宪章》。从那一刻起,机械星球的命运不再由少数人决定,而由亿万民众在系统中投出的每一票塑形。

曾统辖一方的将军,现今也许是基层事务官,在处理社区能源分配与农业合约;曾经的宫廷谋士,如今则坐在议会数据室里,为选民编制社会福利提案;而曾为帝国赴死的老兵们,退役后也成为“纪念退役联盟”中的志愿讲解员,向年轻一代讲述那个尚未解构的权威时代。

人心,也在这万年的光阴中慢慢转化。

从对强者的膜拜,到对制度的依赖;从阶层的划分,到身份的流动。人类终于学会:不再等待英雄来解救未来,而是由自身构建未来。

在“东海历史纪念园”的最深处,一间由全息玻璃构筑的静室中,躺着一尊李逵的仿生铜像。他面容坚毅,左手持笔,右手执锤,一边是文治,一边是武功。他脚下的基座上铭刻着:“曾有一人,以战止战;以血重构旧国之魂。终归时代洪流,但其意志,未曾泯灭。”

每年“帝国纪念日”,无数人仍会前来缅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学生们在AI讲解员的引导下驻足,听李逵当年如何率军破关山、斩蛛母、定樊城;听他如何于风雪夜晚,只身破敌十万,夺回帝都,改元太初。

也有人提出异议:他是否只是旧时代的产物?他是否真的理解民主与自由的真谛?他之复国,是否只是另一种霸权的延续?

但争论终归是思想自由的一部分。

而历史,正因不断被解构、被审视、被辩论,而成为真正属于人民的财富。

如今的机械星球,已然将视野投向更遥远的宇宙边界。人类不再局限于争夺地面资源,而是探索太空能量、时间技术与多维文明。天际之上,正在建造第五代“宇宙跃迁环带”,以期突破星际旅行的临界点。

而来自联邦科学院的年轻学者们也在研究:李逵那个时代的精神内核是否仍有适配当下的意义?或许有,或许没有。但唯物史观早已给予回答——

历史从未重复,它只螺旋式前进。

在新的世界中,人人皆主角,人人皆推动者。帝国的兴衰不过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页,真正推动世界前行的,始终是——人民群众自己。

李逵终究只是过客。

但历史,却属于每一个醒着的人。

就像今明,机械联邦北大陆奥托省市的一位年轻少女,江琳,刚从梦中醒来!

一滴冷汗从江琳的额角滑落,沿着她细腻的面颊无声滑落进衣领,她猛地睁开眼,瞳孔尚未完全聚焦,却已感受到脑海深处那一阵阵令人欲呕的剧烈疼痛——仿佛整个灵魂都被人粗暴撕裂又随意拼贴。

她喘息着,指尖轻颤,撑在那张略显陈旧的原木书桌上。书桌表面刮痕斑驳,仿佛经年累月地被人执笔摩擦,一道道细碎划痕密布其上,宛若某种无声的铭记。她低头看去,视线中首先映入的,是那本摊开的笔记。

笔记纸张已略显粗糙泛黄,边角卷翘,纸质的纤维在晨光斜斜照入的瞬间,微微泛起毛刺。最醒目的,是那用奇异字母书写的句子,“记住梦境里的名字,它会带你离开这具肉身。”

墨迹深黑如渊,隐隐泛着尚未干涸的湿润光泽,仿佛刚刚才写上去一般。但江琳心中却清楚——她根本没有记得自己曾写过这句话。

而这句字母,她却“看得懂”。

她的目光往左偏移,那叠码放整齐的书册赫然在目。它们封面厚重,统一的皮革封皮以沉灰为主色,边缘却镶嵌着繁复的金属线纹。每一本都在封面左上方烙有某种编号符号:AL。01、AL。02……直至AL。08。

她依稀记得这些是《梦语笔记》的副本,一套关于“潜梦实验”的绝密档案,属于奥托省早年间废止的“边界认知研究所”。

墙壁上嵌着的金属管道静静交织,它们交错纵横,略带工业复古风格的设计让整间房间充斥着一股阴冷而规律的死寂。管道延伸向上,与一个停息的壁灯相连——那壁灯沉默地悬在空中,黑铁外壳被岁月打磨得斑驳褪色,像某种旧纪元残存的监察者。

而那一瓶黑色墨水,静立在书桌边缘。它的瓶身看似普通,但在晨光折射之下,竟泛起淡红色的光辉,如同血液与虚影的混合体,表面浮起的图案,似是一枚蜿蜒的眼球蛇纹——那不是常见的纹路,而是一种古老宗教里的“窥梦印记”,据说能让人以灵魂穿越梦境边界。

江琳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她移开视线,看向笔记右侧,那根深褐色的钢笔静静躺着,肚腹圆润,似有余温,笔尖上尚残存着一丝墨痕,仿佛刚才有人用它书写了那句怪异的话语。

钢笔旁,是一把左轮手枪。

它黄铜色的枪身泛着沉沉寒光,枪管厚重,弹巢雕有浅浅的花纹。那并非现代流通制式枪械,更像是旧时代流传下来的“心魂裁决者”,这类武器被传是用于猎杀梦魇生物的神器——也许只是都市传说,但它此刻的出现,却令江琳的心跳如擂。

她不知为何心生寒意,却又有一股隐隐的熟悉感。

“江琳……”脑海中,仿佛有一个低沉嘶哑的声音在耳边呢喃。

她猛地抬头,四下望去,屋内依旧空无一人,但桌上、墙边、天花板,那些本应静默的物件,似乎都正盯着她——以某种非人的、潜伏的方式。

这间屋子……不是她的公寓。

这间屋子……她根本从未见过。

她缓缓站起身,双腿仍有些颤抖。四周静谧无声,唯有管道深处传来偶尔一两声模糊的“咔哒咔哒”,像是某种生物在钢铁管中游走。

窗外尚未大亮,只有远处空港的低空轨道闪着红光。

但她的指尖,已经不知为何,握住了那把枪。

“江琳,”声音再次浮现,那是她自己的声音,却带着奇异的空洞与重叠,“欢迎来到现实的边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