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位真正优秀的老师而言,面对那些寄予厚望的学生,他们更愿意传授原理,而非仅仅教授方法。
因为原理如同基石,能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推导出无数种方法,从而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放在镇元子身上,他所教授的,从来不是简单的“术”,而是深邃的“道”。
正如昔日茅蒙真人所言:“吞灵噬魄,不过小道;三宝得全,方为大道。”
镇元子向他传授的,正是这条直通大道的无上之路。
得了真传,陆源收拾思绪,既得三昧,无始无明,无无明。
陆源的灵台更加稳定,摩尼珠成了魂魄栖身的“蒲团”。无数智慧佛经映入脑海,汇为七觉支。
七觉支是佛教的修心秘法,分别为: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真经念诵,心头涤荡,心魔不侵。
眼瞧着承载陆源的摩尼珠光华闪烁,巫支祁自觉无趣。
她眸光微黯,前番看过玄光镜,见了镇元子高台讲道,羡慕良师。
看陆源恍惚之间便有所顿悟,又是羡慕他的资质。想她天生地养,修行无碍,但是悟性一道上,和陆源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就算她见过星空,就算陆源说出了水中星空的关键,她也毫无头绪。
那摩尼珠上光华大作,涌出七华,七茎分明,七觉支如洪钟大吕般响彻,就算巫支祁无心细听,却也无奈印在了她的心头。
四下重归寂静,静的让她有些心里发慌。
被关押了数千年,此刻被七觉支梵音影响,只稍微放下仇恨,就感觉无尽的空虚涌入心头。
不管她作何反应,陆源自感受着星位转动,在摩尼珠的大智慧之下,他悟性顿升,只感觉其中妙用无穷。
这股妙用如天上河汉,滔滔不绝。
陆源如同饥饿至极的行者,面对满桌佳肴,不知从哪一道开始品尝。
端坐了一年,周天复归原位,他才稍稍有了切入的角度。
又是一年,日新月异,陆源已经从总揽全局的视角转变成了一隅之地开始观察。
目睹二十八星宿略过一遍,他就已经用了二十八年,虽然他感觉收获无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曼妙之处使每一次陆源心思沉浸便感觉受用无穷,可他始终不能将伟力加于自身。
心知自己方向正确,只是没有戳破那一层窗户纸,陆源没有半分气馁。
再看向北天极三垣,相比于二十八星宿,三垣的奥妙更加晦涩,陆源花了十年的时间,仍旧未有寸进。
连年参悟,让陆源的神经有些紧绷。
西游世界主修个精气神,像孙悟空那样圆满不必多说,西行路上的许多妖怪打着打着就要吃饭睡觉休息一番。
陆源也不免有些困倦,稍微停歇,便听到耳边传来一道低声地念诵。
“皈投上圣大慈尊,发露真心伸忏悔。万劫千生诸罪垢,愿从忏悔悉消除。。。”
也就是陆源此刻没有身躯,否则他定要狠狠拍拍自己的脑门,看看自己是否在做梦。
巫支祁口中,念诵的竟然是忏悔经?
“嗯?”
巫支祁感觉一股神念定在自己身上,合上了嘴,猛地抬起头,只见摩尼珠悬浮半空,一双无形的视线在其中透射而来。
巫支祁顿时收起念诵忏悔经时不自觉露出的悲悯之相,露出尖牙利齿,发狠道:“看什么看,盯着你的破水去。”
先是被陆源重压山下,再被镇元大仙一掌打散了自尊,千遍忏悔经映入脑海,七觉支萦绕耳边。
这几十年,巫支祁所想的要比龟山之下还要多。她不知自己忏悔了什么过错,只知道念诵真经,心情就变得宁静下来。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大圣悟性高绝,戾气顿消,觉悟不远。”
巫支祁被踩到尾巴一般,露出凶相:“脱困之后,我第一个就吃了你,然后逃到天涯海角。”
本想着磨其戾气,让他全了先天跟脚,防止她日后再生祸端,没想到她反应激烈,陆源也不再劝说。
两次镇压,在见识了三界大能的手段,如今静诵忏悔经,想必她即便脱困,也不会再生什么祸端。
了却了巫支祁的后患,陆源再次沉入到周天星斗的运转之中,他隐隐觉得,自己离那一层窗户纸已经越来越近。
终于,又过了不知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