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五和陈青珊一样耳濡目染,早学会了垫钱一词:
“交给阿五!
不会让阿姊垫钱的!
公子快去吧!”
王扬拍拍阿五的头,大步流星地进了外院。
。。。。。。
“。。。。。。天道茫昧,孰测倚伏?犬马反噬,豺狼翘陆。
岭摧高梧,林残故竹。
人之云亡,邦国丧牧。。。。。。”
此悼文为东晋时桓玄所作。
当年北府军帅王恭恨相王司马道子(以宗王为辅相,故称相王)秉国持权,专行肆威,遂起勤王之师,为诸军盟主,天下震动。
后为部下所叛,兵败身死,悬首建康朱雀桥上。
桓玄闻王恭死,登江陵城南楼,追念故友,深沉叹曰:“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诔。”
因吟啸良久,随即下笔,便成此文。
桓玄虽是乱臣贼子,诗文多有不传,然此文为忠义烈臣所作,一直流传后世。
此时南楼上,笔墨纸砚皆具。
王揖、王扬、孔长瑜以及荆州三位上佐(四上纲中长史缺位,故而只到三位)别驾乐湛(副|省)、治中从事殷昙粲(省|委常|委)、司马席恭穆(省|军|区副|司令)等人登楼送目,远眺江山,谈及桓玄在此楼上为王恭作诔之事,皆唏嘘不已。
王揖高诵桓玄所作诔文,乐湛赋悼诗:
“北府旌旗折,江东涕泪多。
未清君侧恶,先凋玉树柯。
月冷荒营柝,风悲故国戈。
千秋胥庙外,犹作怒涛歌。”
众人听到最后四句时,皆称赞不已。
当然,这首诗是他提前写好的,并且最后四句是夫人帮忙续的。
不过夫人写的和自己写的一样!
并且夫人说了,要是没有他前四句的“气韵苍凉”
,她也写不出后四句,所以说到底,还是自己诗才不凡。
乐湛甚觉满意!
席恭穆也是事先写好的,用楚些体作《招魂》:
“魂兮归来!
京口不可驻些。
朱旗裂矣,犀甲蠹些!
佞人既鸱,直臣糜些。
石城雾锁,瘗忠骨些!
魂兮归来!
长塘不可栖些。
昔持王节,今委涂泥些!
王国宝首,已为齑些。
孰讼尔冤?天听卑些!
魂兮归来!
大桁不可游些。
勤王师老,刃卷霜些!
六军星散,鬼夜哭些!
广陵散绝,谁与俦些?!
乱曰:
兰以芳焚,膏以明煎。
公之云亡,晋鼎其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