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一路追踪野猪踪迹,发现前蹄印记呈椭圆形,长十五公分,宽十一公分,明显大于普通成年野猪。
如此巨大的足迹,意味着他追踪的野猪王体重可能达八百斤,实属罕见。
差不多行进了两公里,他都有些疲乏了,于是停下来抓了一把红薯干嚼巴嚼巴吞了,打开装水的竹筒子喝水,稍微休息,几分钟就继续。
猎杀野猪王后,再顺路猎捕宽宽鸟(即白腹锦鸡)也不迟。他不得不穿越瘴气弥漫十分险恶的牢山山脉,否则无法抵达大渡河区域。
背靠着水青树坐着,他看到了山风吹着红花木莲,往前再一看,就发现了一些紫红色的果实。
是安尼族兄弟姐们最爱吃的救兵果,也叫山血珠、阿罗果、麻黑、胭脂果。
这东西学名叫粗梗稠李,生长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大概初秋前后开始成熟,果实圆形,拇指大小,紫红色表皮,黑中透亮,很漂亮。
他摘下一大把吃了,口感酸甜,比灰灰菜、拳头菜等野菜更合口味。
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黄酮类元素,适量食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力,加工后可以入药,降低血液稳定血压。
他摘了约五斤,打算带回去给体弱多病的忧郁的七妹。
这东西说法也有点意思,牢山夷始祖的老母误食山血珠之后受孕,果实落地生根形成了牢山众多山脉,在《华阳国志》《后汉书》都有记载,是西南许多山民的共同文化记忆。
重生前,他从猎人转型为守林人,曾跟随研究机构学习相关知识,因而了解这些。
他接着还发现了附近一大堆的酸角,这东西也叫罗望角,逮民这一族的创世史诗《巴塔嘛》记载中的智慧果。
想到这个他就想到了二妞,多给她带一些回去,多吃点变得更加有智慧,让这个腹黑小军师更加聪明,以后学业有成冲出大山,然后荣归故里装装逼。
不只是这样,在物质匮乏的西南这边,这东西果肉含酒石酸,PH值应该是二点几,是天然食品酸味剂。
明代曾作为贡品,《徐霞客游记》记载:
“其果如荚,味极酸,土人以为醋!”
家里没了醋,可以用这个捣烂了替代!
黄俊毫不客气地收下山神爷的馈赠,装了十斤酸角。若非随身空间仅2立方米,他定会采摘更多。
储物还是不太方便,以后赶紧升级了空间,升级空间也会得到更多需要的奖励。
吃饱喝足了,精神劲生猛起来了,他起身,端起来双管猎枪手抓长毛,摸了摸腰间的砍刀和尖刀看看在不在。
行走在越来越茂密的深林之中,鬼哭狼嚎一样的怪叫声不绝于耳,也会有一些小动物毒蛇之类的经过灌木丛草丛发出的轻微声音,咕咕咕的怪鸟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叫。
短短三公里的路上,他就见到了好几个死去的采药人,好几个猎人。
采药人背篓特别大,身边掉落铁锹、打山拐杖、锄头、镰刀、砍菜刀、尖刀……跟撵山人是不大一样的。
经过不知名小悬崖的时候,他还看到了吊着的一具采药人尸体,遍体都黑了,蚊虫嗡嗡地在周围飞舞。
他端稳双管猎枪,警惕地扫视四周,捕捉每一丝细微声响。
这里是没有路的,只有砍掉野生植物开出来。
可能是听到了他的一些动静,前方有哼哼的声音传来,他皱眉侧耳去听,也习惯的动动鼻子闻一闻空气,隐约有血腥味传来,但是没有腐臭的味道,声音也不是野猪的……好像是人!人?
他吹了三声口哨试探一下,前面灌木丛之中动静大了一下,就像是有人拍击地面,然后发出呜呜、哼哼的声音。
对方没回应口哨!
是什么不认识的野生动物?
不应该啊?
他想。
于是猎枪瞄准动静传来的方向!
不是人就开枪射杀,管那么多!
人熊精、湿皮人、独脚兽之类,皆是以讹传讹的传说,真正危险的仍是野兽。
随后他又吹了三声口哨,对方没回口哨,但是极大地面的节奏跟发出来的呜呜、哼哼的声音节奏,与他的口哨声很相似。
学人的精明山鬼?
黄俊未及细想,抬手对空连开两枪!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