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周正嘻嘻哈哈,压根没太当回事。
于音的小姐妹叫沈群,是个开朗的北方姑娘,和周正以前不大对付。
周正也不好意思进门,还是于音硬是拉着周正走进了知青点。
大通铺摆了张桌子,上头放着些小零食,更多的是当地常见的地瓜干和瓜子,一个个大搪瓷杯摆了一出溜。
爱热闹的知青说说笑笑,比起上次周正来,这地方已经冷清了许多。
随着政策的颁布,越来越多的知青离开,剩下的知青要不是家里的亲人还没平反成分不大干净,就是城里没了亲人,在哪儿都差不多,自己都很迷茫该不该离开。
零零星星有几个知青聚在旁边打着牌。
于音和沈群两人也有好一阵没有见面,一想到这一面见完,两人都得分别,从此一个深山一个城市,两人可能有生之年都不见得能见面。
两个结伴下乡插队的姑娘不由得抱在一块,潸然泪下。
这群知青大部分都因为相同的原因背井离乡,到乡下来,结成了一个群体,这几年相处下来,不是兄弟姐妹,却早已胜似兄弟。
周正这个农村本地人反而在这儿显得格格不入。
当年周正和于音滚床单之后,这群知青喊打喊杀的,周正都快成了知青点的头号公敌。
要不是周正是个浑人,还压根镇不住这帮人。
如今这些人看着周正还颇为忌惮,只敢站得老远在那儿指指点点,多了便不敢了。
等于音他们叙了旧,两人这才回家。
于音看着周正一副平静的样子,想起从前周正每回到知青点,那都是一个瘟神,每次不是带刀就是带棒的,知青点的男的没少挨周正的揍。
那会儿就连拿眼多瞧他一会儿,周正都能揍得他鼻青脸肿。
于音本来也不愿意周正跟来,就是生怕周正惹出点事端来。
可没成想,这次的周正浑然没和知青较真,就连别人说些风言风语,他也只是乐呵呵的。
他找了个地方坐着,吃着花生米,还煞有介事地和几个知青拉了拉家常。
这一刻,于音是真的觉得周正变了。
于音看着周正的侧脸,头一回觉得周正长得很方正,棱角分明的一张脸,同女儿也有些许相像。
周正忽然说道:“我刚听里头几个男的说,剩不下几个人了,知青点怕是要散了,大部分人都得住老乡家里去,不愿意的,等通知都得回老家去了。”
他忍不住打趣道:“里头几个男的说起我还酸溜溜来着,说我娶了那么好的媳妇儿,要是我对你不好,他们准保和我没完……”
他话都还没说完,眼见于音不知何时,已经一脸惊恐地看着自己。
见周正停下了话头,于音慌忙辩解道:“……我真的没和他们来往了,我就连沈群都是结婚后头一次见。”
周正不说话,她似乎见了鬼似的,尖叫道:“你别打我,我不该来的,真的不应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