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嫂看着她们进屋,跟张二嫂抱怨道:“娘怎么就不让我们听呢,都是一家人,有啥就听不得的。”
张二嫂:“娘估计有话要跟大姑说,不方便我们知道吧。”
“那可不是,啥都跟大姑说,娘就是对大姑好。
我就没见过哪家老太太像咱娘这样,不疼儿子疼闺女。
阿显要去做苦力了,她一点不心疼,还怕大姑在婆家吃不好,有他们送粮送东西,大姑能过得不好吗?”
虽然张母作为婆婆来说,没有苛待过儿媳妇,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但牙齿都难免咬到舌头,一家人住一块儿,少不了会有磕磕绊绊。
张父作为一家之主,可他经常要外出卖货,家里的事几乎由张母拿主意,可不就遭人怨嘛。
张大嫂和张二嫂年纪相近,而且都是儿媳妇,有时候难免会凑在一块儿说婆婆的坏话。
张二嫂看了张母的房间一眼,替张蔓月说了句公道话,“大姑这回也带回了不少吃的。”
“这才哪到哪,这几年爹娘拿给她的还少呢。
以前日子还宽裕,让咱们省下粮食我就不说啥了。
可今年粮食少了,爹昨天还给大姑送粮过去,我看得真真的。”
“大嫂,你别说了,让人听见了不好,咱们先看看娘是咋说的吧。”
张大嫂抿嘴,也只能这样了。
希望大姑子带来做豆腐的法子,真的能赚钱,能养活他们这一大家人。
张母进到房间里,把那一篮子的糍粑放下,让张蔓月坐下。
“你好好跟我说说,你是咋想的?”
“娘,我就是想让你们好过一点,我自己有别的赚钱法子,你不用担心。
再说你们这么疼我,要是赚到钱了,我的日子不好过,难道你们能不管我。
你也知道我婆家能信得过的人不多,家里就几个姑娘,做豆腐这么累的活儿,她们肯定是做不了的。
大伯四叔家里倒是有人,我也不敢用呀,我只能靠你们。”
俗话说得好,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做豆腐这活儿可不轻松。
现在没办法才让他们做这个赚钱。
要是以后有法子,她还不一定会让他们干这么累得活儿呢。
张母听到她这么说,默默点了点头。
这倒也是,要是娘家有钱了,以后也能多贴补贴补她。
“那成,你好好跟我说说,要怎么做豆腐?”
“我把豆子带来了,今天晚上你们把豆子泡上,明天用石磨把豆子磨好。
黄豆跟黑豆要分开磨,磨得细一点,明天我再来教你们怎么做豆腐。
对了,咱们还得做几个豆腐箱?用木头做的那种。”
“别的还好说,豆腐箱是个啥?”
张蔓月给她大概描述了一下,张母拧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不就是木箱子嘛,这容易,村里就有会木工的,到时候让他们给做几个。
把事情交代清楚,张蔓月就打算回去了。
张母留人吃饭,她大老远跑一趟回娘家,哪能不留下来吃顿饭。
张蔓月拒绝了,她还有自己的事要做呢。
“娘,饭我就不吃,我还要回去捞鱼,明天做鱼汤去卖呢。”
“你不说我都差点忘记问你了,你咋知道打鱼?”
张蔓月撒谎不眨眼,“我之前看李时俭这么做过,我才知道怎么用鱼笼安鱼。”
张母暗自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俭哥儿虽然去了,不过也给张蔓月留下了安身立命的本事。
“你也是个命苦的,俭哥儿去了,你可得好好过好自哥儿的日子。”
“娘,我知道的,我真走了。”
张蔓月去到堂屋,把东西都给拿出来,背着空背篓回家。
张母把她送到门口,“你慢点走,路上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