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芙罗狄忒号沉船首次打捞行动于今日正式启动。
据悉,此次行动动用了著名的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预计下潜至T国海域4500米深的洋底,进行打捞作业。
阿芙罗狄忒号自去年前失事以来,一直是大众的关注焦点……
这次潜水任务由一支三人团队执行:领队是深海探测专家詹姆斯·卡特博士,拥有超过20年的水下作业经验;队长由资深潜水员哈维·库博担任,她曾多次参与深海救援任务;第三位成员是一位名叫伊森·戴维森的海洋探索爱好者,他以个人资金赞助了此次打捞行动,成为团队中的特别一员。
此次,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搭载了两支高精度机械臂,能够在极端深海环境下执行复杂的取样与挖掘任务。
打捞过程将面临高压、低温和能见度极低的挑战,但团队已做好充分准备,计划在未来数日内完成首批打捞物回收。
后续进展,我们将持续关注。”
……
“这里是最新消息:今夜23点46分,潜水器‘阿尔文号’在执行阿芙罗狄忒号沉船打捞任务时,与其母船‘亚特兰蒂斯号’突然失去联系。
据悉,此次下潜任务于当地时间晚间19点启动,然而,在潜水器下潜约4小时后,母船上的通讯团队报告称,所有声呐信号和数据传输突然中断。
母船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启动了紧急预案,尝试通过备用声呐系统和水下定位信标恢复联系,但截至发稿时仍无任何回应。
……
专家分析,通讯中断可能由深海高压环境下的设备故障、洋流干扰,或潜水器遭遇未知障碍物导致。
目前,搜救行动现已全面展开,T国皇家海军及当地救援船只正赶往事发海域,计划部署无人潜航器进行水下扫描……”
程书懿是在会议中途接到这个消息的。
会议室的大门突然被推开,贺珩快步走进来,俯下身,紧接着,一串急促的、断断续续的话砸了下来。
程书懿起初没反应过来,侧头听着,费了好一会儿才从那堆混乱的话里理出头绪。
阿芙罗狄忒号……
打捞……
Davison先生……
失联……
眼前的投影屏幕渐渐模糊成一片白光,四周的讨论声仿佛蒙上了一层玻璃。
什么?
……什么意思?
蒋裕京……蒋裕京……
胃里一阵翻涌,熟悉的呕意直冲喉头。
他不敢往下想了。
海面上暴雨如注,乌云压得天幕低垂。“亚特兰蒂斯号”在风雨中剧烈摇晃,船身一次次被浪推起,又狠狠砸向海面,
指挥舱内,通讯员手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通讯器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电流声。他们正一次次尝试联系阿尔文号,可声呐信号一次次被深海吞噬。
突然一阵轰鸣声划破风暴,一架小型直升机穿越狂风骤雨,正艰难逼近亚特兰蒂斯号。
机身在气流中摇摆,螺旋桨搅动雨幕,随时都有可能被暴风拖入海中。
几次惊险的尝试后,那艘直升机终于成功降落在甲板上。
舱门滑开,一道身影从直升机上一跃而下。
船长认出他是Davison身份登记上一栏里的配偶——
程书懿。
一名船员快步迎上来,手里撑着一把黑色大伞,替他挡住头顶的暴雨:“快跟我来指挥舱!”
“程书懿先生,您好。”船长迎上来,伸出手。
指挥舱内的暖气扑面而来,驱散了一部分寒意,但程书懿的衣服已被雨水浸透,冰冷的水珠沿着袖口滴落,冷意从脚底蔓延上来,渗进骨缝里。
没有多余的寒暄,船长直接开始向他介绍目前的情况。
“我们的阿尔文号在昨晚22点成功下潜,到达4500米的阿芙罗狄忒号残骸附近。23点46分前,通讯一切正常,他们报告说机械臂已经开始取样。可之后信号突然断了,没任何征兆……”船长的语气更加沉重,“我们派了无人潜航器下去搜索,但暴风雨把能见度压到几乎为零,水下情况完全是黑箱。”
手指冰冷得没了知觉。
程书懿张了张嘴,勉强发出声音:“那我们……还有多大机会?”
船长沉默了几秒,低声道:“生命支持系统能撑72小时。现在已经过去16个小时——还剩不到56小时。”
56小时……
尖锐的耳鸣不断。
“但这只是理论值。深海压力、设备故障,甚至氧气泄漏……这些我们都无法确定。”船长斟酌着措辞,抬头看了眼窗外,像是不忍心说出接下来的话,“程先生,我得实话实说,现在的情况……不确定性太大了。72小时是理论上限,实际情况,可能——”
他没有再往下说,但程书懿已经听明白了。
冷意顺着血管蔓延到四肢,脑海里翻涌着无数个念头,却始终无法拼凑出完整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