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将下来,将“三十二相”使过一遍,再使一遍,大金刚神力在体内已呈“自给自足,不假外求”循环之态。
一股一股纯正浩大之气自丹田汇入奇经八脉,十二正经,满足喜悦油然而生。
过不多时,任韶扬觉着气力有枯竭之感,可他却并没有停下,反而暗暗道:“是时候了!”
心神下沉,上丹田运转“舍心式”,顿时本心活泼,一股昂扬之气散发出来。
舍心式异力流转,自百会贯玉枕而下,经大椎分两股入肩井,终汇膻中。
“咚咚咚咚咚咚咚”七声!
任韶扬只觉眉心、喉间、掌心、足心、脐下五处一震。
各自化作“照空窍”,“化声窍”,“感物窍”,“踏虚窍”,“归藏窍”。
每窍大开,汨汨不断地感知天地气机。
任韶扬只觉此时的心境万分奇妙,既非热火一团,也非冷酷无情,静如止水,稳如磐石。
“空”!
心中响起一道金石般的声响。
但觉颅顶百汇似乎洞开,九天之炁灌顶而下,眼前光明大涨,一片白茫茫。
体力、精力去而复来。
就在下一瞬间,任韶扬陡觉身周鬼啸连连,冰火交织。
身体敏感无比,精神似乎坠入无边魔境。
忽然空虚痛苦、忽然喜乐欢畅、忽然暴戾颓丧,种种情绪交织在心,如冰火交替,又似黄连蜜饯一起吃,个中滋味,除了局中自己,天下无第二人可以感同身受。
原本这等魔境折磨,却是修行“大金刚神力”的必经之途。
过了,天高任鸟飞;不过,一生修行作废!
《沧海》原著中,鱼和尚的关门弟子不能,就是堕入魔境,在日本化身“天神宗”。作恶多端,无人可制。
若非鱼和尚舍命相拼,恐怕主角陆渐早就魂归冥冥了。
而今,任韶扬经历的,比之当年不能所经历的一切更甚!
他以下丹田流转“大金刚神力”,上丹田修行“舍心式”,二者并行,内修金刚法,外开七窍门。
整个人好似心神出窍,体会罡风魔境,犹如赤身裸体立于万仞高空。
其危险程度,若是外魔能说话,都得给他竖大拇指,感叹一句:“吾辈楷模!”
只是,“魁首神技”当真不同凡响。
任韶扬此刻尽管面色狰狞,体内生灭越来越快,苦乐的转换也越来越频。
可不知怎么的,一点灵觉坚如磐石不动。
两个力量彼此转换之间。
上下丹田,舍心式异力和大金刚神力开始自发自动,交汇河流,不再受自己控制,自行转化为一股奇力。
源源不断的自体内生成,来来去去,自成循环。
当真应了“舍心式”那句:“体象合一,则虚而灵,灵而化,化而空,空而舍心,神感遂通。”
陡然间,任韶扬猛地一拳击出。
“渊”地一声,一股煌煌大力现在虚空。
任韶扬只觉一切痛苦空虚、喜乐满足从体内抽离,整颗心子都澄净无比,神魂也似游离而出。
半响后,他缓缓睁眼,身子一动,挥拳而出,拳法质朴刚直,却呈“大直若屈,大巧若拙”之感。
使得正是花生大士传下的“一神拳”!
却见他举手投足,早已不拘于“三十二身相”,身法自然生变,挪移翻腾,怪谲突兀。
任韶扬打了几遍,微微一笑,彻底放开心神,不想不思,只以“舍心”御力。
“雕龙爪”、“大梵幡”接连使出,随圆就方,每每于不可能处出拳挥爪,不可名状。
只听隐隐有“轰隆”声自其体内传来,渐渐声如龙吟,盖压风啸。
倏然,风声一敛,任韶扬神气忽变清冷,原本大开大合的招式也起了变化。
只见他右手轻飘飘一指点出,“嗤”地一声,一股极薄极细的指劲射出,将两丈之外桌上明烛灯芯分做两半。
又因劲力锋锐细薄,那灯芯竟然没有散开,依旧合一在烧。
任韶扬目光闪亮,招式又是一变,拳作山倾,袖作水绕,刚柔并济,襟山带水。
两丈之外,烛火随着劲力摇曳不定,风大则斜,风小则直。可无论拳风是大是小,那烛火每每就要灭却不灭。
如此劲力掌控,终于到了随心所欲,心未至而意先至的境界,谓之:
一神合相!
刚刚使的两套功夫,便是镇魔六绝中的:“千钧一发禅”和“须弥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