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峻心道:世子一定是陛下安插在他们之中的眼线,要不然为何那日世子在青楼中只饮酒却别的什么都不做呢,而贼王八一定是早便发现了这件事情,才出此下策陷害自己,从现在起,他可不能再在段云枫面前露出破绽了。
段云枫看着眼前的人一下挺直了腰杆,和自己说话的模样也十分的毕恭毕敬,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在这时,
“世子,将军,雁门关急报!”御前的内侍官忽然神色急切地跑着至二人面前,“契丹迭刺部举兵十五万,集结于雁门关外的白登山下,随时有南侵的可能!陛下请二位速至紫宸殿商议此事。”
雁门关距离河东首府太原约三百里左右,是连接中原与塞外的咽喉要道,若夷狄突破雁门关这道屏障,则可随时举兵入侵关中、剑锋直指长安。
此事非同小可,二人皆神色一变,随着那内侍官步履匆匆地去了紫宸殿。
紫宸殿中,萧珩已召集了所有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共同商议此事。
此时,正跪在殿中与萧珩汇报情况的是晋王段昱派来的使者,“据前线的哨探来报,十五万大军由迭刺部可汗耶律隼烈亲自率领,而率领契丹人前锋部队的大将乃是汉将赵延,此人本为蓟州刺史,后降了逆贼李冀昌。”
殿内瞬间响起一阵哗然声。
有人义愤填膺道:“逆贼竟私通外敌!”
“李冀昌这是要勾结夷狄,入侵我大燕疆土啊!”
“那赵延本为汉将,世食汉禄,朝廷原本也待他不薄,哪想竟为虎作伥,真衣冠禽兽也!”
萧珩问那使者,“晋王那边情况如何?可能抵挡住夷狄入侵,可需朕派兵支援?”
那使者道:“请陛下放心,太原兵精粮足,王爷已披甲执锐,亲自领兵前往雁门关,势必击退胡虏!”
萧珩:“雁门关乃中原屏障、抵御夷狄的要塞,决不容有失,晋王若需兵甲粮秣,务必让朕知晓。”
使者:“是!”
王沐川上前道:“有晋王镇守河东,面对胡虏的进犯,老臣倒是不太担心,只不过李冀昌联合外敌,此举怕是想以外族牵制我方兵力……”
“只怕趁此机会,他极有可能会自河南河北出兵,从潼关而入,进犯关中,届时如若面对两路进犯该如何是好?”
他此言一出,大殿之中又响起一阵议论声,绝大部分朝臣都支持王沐川的观点,认为李冀昌随时可能会与夷狄内外夹击,短期内还好,若长此以往,无论大燕的粮草供应还是兵马都将疲于应对,众人一时间不由得忧心忡忡起来。
“据朕所知……”萧珩却是轻笑一声,“如今的契丹迭刺部可汗耶律隼烈,可并没有统一草原部族,自上一任可汗去世后,契丹便分裂成了一东一西两个部族——迭刺部与乙室部,西边的乙室部则由耶律隼烈的侄子耶律述澜统治,两者为了大可汗之位争斗无休。”
“李冀昌既是联合了迭刺部,我们不妨就派使者出使乙室部,告诉耶律述澜,大燕可出兵助他争夺可汗之位,届时遣一宗室与其联姻,再让晋王派出少许兵马便可。”
王沐川激动道:“如此一来,便自有契丹乙室部出战迭刺部,草原部族互相交战、自顾不暇,便不能染指中原了,陛下圣明!”
段云枫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当初那个太宗皇帝不就是用这招对付自己祖先的吗?现在萧珩又用这招,让契丹人去打契丹人,然后派他爹这个有漠北血统的中原人出兵支援其中一方,这简直是……
在大量夷狄中发掘到了少量中原血统。
萧珩立即委任了一名大臣,令其出使契丹。
王沐川:“只是眼下宗室中,未有适龄的公主,若要与乙室部联姻,派谁比较合适呢?”
大燕宗室遭到李冀昌的屠戮,如今剩下的宗室子女并不多了。
萧珩略一思索,立马就想到了刚被他贬成汾阳郡王的宁王萧檀,“汾阳郡王如今不是尚未婚配吗?让他娶契丹的公主就行了,朕看正合适。”
……
一个月后,出使契丹的使臣带着乙室部的使者返回了长安,萧珩在紫宸殿中接见了契丹使者。
契丹使者向萧珩行完跪拜礼后,突然就露出了欣喜而宽慰的笑容。
萧珩问他何事这般高兴。
契丹使者道:“述澜可汗一直仰慕大燕皇帝的威名,愿将妹妹跋芹公主嫁与汾阳郡王,以结秦晋之好,跋芹公主却想让臣先见一下这位汾阳郡王,跋芹公主是我们的草原之花也是乙室部的骄傲,公主曾亲口表示她喜欢的男子不仅要有与草原雄鹰一般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过人的气魄与胆量。”
使者说着便欣喜地看向身穿衮服的皇帝,只觉得眼前人不仅生得俊美无俦,身量身形也十分的出众,据说这位皇帝还能徒手拉开三石力的玄铁弓,此等体魄,即便是他们契丹的勇士也不一定能比得上,
“如今得见陛下,果真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想来这位汾阳郡王也定是如陛下一般俊伟,有气度!”
萧珩心道不好,绝对不能让这契丹使者见到萧檀,面上只是淡淡一笑,“汾阳郡王为朕同母胞弟,无论长相还是性格,自然都是众兄弟中最肖似朕的。”
那使者闻言,又是夸赞萧珩长得好看,又是夸赞他气度不凡,并表示如今有了大燕皇帝的支持,述澜可汗已集结部众十万余人,可随时突袭迭刺部。
萧珩与契丹使者一番商议后,将萧檀与跋芹公主的婚期定在了三个月后。
送走契丹使者,萧珩立即命人传来了萧檀。
瘦弱的汾阳郡王眼底挂着一片惨淡的黑青色,整个人好似纸做的一般随时会被风吹倒,“臣弟参见皇兄……”
萧珩垂眸看了眼他这个皇弟,皱眉道:“最近气色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