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尖啸声仿佛还在耳畔回荡,黎璃闭着眼睛,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在脑海中一遍遍复盘那个致命的弯道。休息室里弥漫着轮胎橡胶和机油混合的气息,这是她最熟悉的味道,但今天却让她太阳穴突突地跳。
"黎小姐,技术团队已经准备好了赛后分析会议。"车队助理小心翼翼地敲门。
"让他们等着。"黎璃眼睛都没睁,手指停在半空。
助理迅关上门,不敢多说一个字。谁都知道,在世界公路摩托车锦标赛最后一站痛失冠军后,这位亚洲赛车女王正处于爆的边缘。
黎璃睁开眼,拿起平板电脑调出比赛录像。画面中,她的红色赛车在最后一个弯道前还保持着微弱领先,却在入弯时突然后轮打滑,整辆车几乎横飞出去。靠着惊人的反应度,她才勉强控制住赛车,以第二名的成绩冲过终点线。
"又是机械故障"她咬牙切齿地关掉录像,转而打开竞争对手的车载镜头。要想击败敌人,就得先了解敌人。这是她在赛道上生存十年的铁律。
屏幕上的赛车手正在接受采访,背景音里传来一段公开课视频的自动播放。一个清朗沉稳的男声说着:"在机械动力学中,摩擦系数不是固定值,而是随着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函数"
黎璃的手指顿住了。她点开那段视频,画面跳转到一间阶梯教室。讲台上的男人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深色西裤,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他正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公式,字迹工整有力。
"程昱"黎璃念着视频标题上的名字,"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里,黎璃完全忘记了比赛失利,全神贯注地听完了这段关于"极端条件下机械系统稳定性"的讲座。当程昱用简洁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热力学原理时,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三天后,当车队经理带着一叠工程师简历走进她的办公室时,黎璃把平板电脑转过去,屏幕上定格着程昱讲课的画面。
"我要他。"
车队经理愣住了:"但他是大学教授,不是赛车工程师"
"他研究的正是我们需要的。"黎璃站起身,一米六八的身高在气势上压倒了一米八的经理,"联系他,不管什么条件。"
"黎小姐,这不符合"
"要么他加入,要么我换掉整个技术团队。"黎璃拿起头盔走向门口,"你自己选。"
一周后的比赛分析会上,黎璃看着技术团队提出的改进方案,脸色越来越阴沉。她突然把文件夹摔在桌上,金属螺母在桌面上弹跳着滚落。
"这就是你们花了一周时间想出来的垃圾?"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同样的刹车系统,同样的调校思路,你们是等着我下次直接撞墙吗?"
技术主管额头冒汗:"黎小姐,这是经过验证的"
"验证过怎么会在关键时候失效?"黎璃冷笑,"从现在起,技术团队重组。我要自己的人。"
"但赛季马上就要"
"程昱教授。"黎璃打断他,"我要他负责核心系统。"
车队经理面露难色:"我们联系过了,程教授拒绝了邀请。他说他对商业赛车不感兴趣。"
黎璃眯起眼睛,唇角勾起一个危险的弧度:"是吗?那就别怪我采取非常手段了。"
同一时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实验室里,程昱正在指导学生调试实验设备。他三十出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双眼专注而平静。
"这个参数设置有问题。"他指着屏幕上一组数据,"在高温条件下,材料膨胀系数会非线性变化,必须考虑二阶效应。"
学生连连点头,程昱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区。桌上堆满了文献和零件,一台老式机械钟被他拆解到一半,齿轮在台灯下闪着金属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