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存李一听,忙问道,“皇兄,咱真要迁都洛阳?”
朱存梧双眼一眯,“怎么,你有意见?”
朱存李缩了缩脖子,忙摇头,“我可不敢,就是如今洛阳破败,还不如咱们西安城好呢!”
“有意见你就憋着,洛阳有洛阳的好,一片废墟上,才好大展手脚。”
“臣弟明白。”
“明白就好。正好你这次回来,咱给你准备了一件礼物,一会去管皇后要。”
……
傍晚,皇帝设家宴款待了自家老二,为他接风洗尘,皇后太子和老三衢王作陪。
宴罢,朱存李千恩万谢地出宫,一回到皇帝为他准备的陈王府,就迫不及待地按照皇后传授他的《道经·轮海篇》经文,运功行转周天。
……
翌日,皇帝下令命翰林院和国子监负责重修《永乐大典》,礼部监督,并且计划印制三十六部副本,往后五京和各省省会皆放置一部。
至于《坤舆万国全图》,实在是世祖爷和始皇帝催的急,朱存梧只好让锦衣卫去北京取回来,如今已经重新绘制好了一副正本,而朱棣和嬴政的两幅副本,再过半月就可以绘制好了。
……
三日后,九月九重阳节,朝廷举行了隆重的献俘典礼。
典礼上,九岁的顺治肉袒牵羊,以牵羊礼朝拜了大明皇帝,被封为违命侯。
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即大玉儿,以及多尔衮、济尔哈朗、代善、阿济格、豪格等建奴宗王亦未能避免。
如果说,皇帝对于建奴高层是以羞辱和精神毁灭为主,那对于洪承畴、范文程以及晋商等国贼,则是直接从肉体上毁灭。
这些人均被凌迟处死,九族流放云南。
还有北京那些先降闯贼、后降建奴的满朝公卿,九族尽皆流放辽东。
如此,洪武、永乐两朝的勋贵,如今只剩下云南的黔国公府一家。
处理完这些人,皇帝目光幽幽望向地图上的山东位置,那里,还有一人没有处理呢。
······
九月末,山东光复已有三月之时,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终于来到南京朝见大明皇帝。
泰武皇帝瞥见他帽子下的短发脸色发黑,大发雷霆,怒斥其世献降表于蛮夷,枉为至圣先师子孙,遂削去其衍圣公之爵位,贬为辽东学政,让他带着子孙去辽东教化建奴。
用皇帝的话说,你不是喜欢建奴么,去了辽东能天天见到建奴,你若不去,岂不是叶公好龙、至尊好仙?
待孔胤植领旨谢恩退下之后,皇帝又下旨,追封崇祯九年的内阁首辅、孔子六十二世孙、孔氏南宗孔贞运为衍圣公,令其子孔尚乾袭爵,加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往后天下孔子祭祀事宜,皆由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负责主持。
孔贞运是万历四十七年殿试的榜眼,崇祯九年入阁,官至首辅,没过多久,就被罢官,崇祯十七年,听说崇祯帝噩耗,伤心地哭死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南宗一比,孔氏北宗就是块臭狗屎,女真人来了降女真人,蒙古人来了降蒙古人,建奴来了降建奴,投降的比狗都快,世献降表真不是吹的。
……
泰武皇帝废除山东曲阜孔氏北宗孔胤植的衍圣公之爵,并将其贬去辽东,还将爵位给了南宗的孔贞运之子孔尚乾,在天下读书人之间惹出哗然巨变,风声迅速盖过了迁都和南直隶分家之事。
对此,有士子拍手叫好,直呼大快人心,但很快被其他人围攻。
东林党余孽趁机呼风唤雨,聚拢了数百士子读书人去南京孔庙静坐,直接被皇帝命锦衣卫拿下,剥去功名,流放辽东与孔胤植作伴。
至此,天下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