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便看到来了客人。
吴记包子铺的老板娘任氏,带着个羞答答怯生生的少女来做客。
父亲打过招呼之后,就继续去卖酱菜,只吩咐母亲接待她们。
见着儿子回来,赵氏连忙招呼他。
“吉发回来啦!
快来过来坐。”
“娘,任姨。”
陈吉发连忙同母亲和任氏打招呼,眼角余光看到,旁边的少女正偷偷瞅他,一脸的娇羞。
这是做甚?相亲的?
以明朝的礼教,如此做派并不合适。
但大明帝国末年,受着越来越发达的商业文化的影响,女子抛头露面也越来越不算什么大事,再加上商人家庭讲究本就不多,两家人当面谈婚论嫁似乎也不算新鲜。
“任姨今天怎么有空来坐?”
陈吉发决定单刀直入。
那任氏也是个泼辣的,连珠炮般解释起来。
“还能有啥,这不是想见见你娘和你了吗?我和你娘从小就是闺蜜,莫不是你如今读了书,便瞧不起姨了?”
“那肯定不能。”
陈吉发对这种脸皮厚的老年妇女毫无招架之力,连忙示弱,“只是好久没见您了,也没准备啥的,感觉怠慢您老人家了。”
“哈哈,吉发客气了。
姨也是看你老大不小了,家里事又多,读书又辛苦,和你差不多大的小子,现在家里也都有人照料了,想着给你牵个线,找个人照顾你。”
说着,任氏拉过身旁女子的胳膊,像介绍货物般推销,“瞧,这是我家老爷的侄女小婷,才从开封来的。
也是可怜人儿,不过心灵手巧,很会持家。
这河南不是遭匪了吗?叔叔却半路就病走了,全靠小婷操持着带母亲弟弟南下,一路照料妥帖。
姨想着婷婷一个女儿家,在江夏也没个依靠,吉发你正好年龄合适,如今读书也是辛苦的,要不纳她做个妾,也好照顾你起居……”
陈吉发听了,倒是明白了这任氏的意思。
就像陈友良投靠陈友富差不多的情况,吴老爷在河南的兄弟也来江夏投靠他。
只不过,在路上的时候,吴老爷的弟弟便病逝了,剩下孤儿寡母在这位吴小姐的带领下到了江夏。
任氏大概是觉得养着这么一家子白吃白住的挺亏的,所以想着把吴小姐送出去做个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看那女子的脸色,虽显尴尬,却也表现乖巧。
再想到她的母亲弟弟还在吴家寄宿,也就能够理解她的隐忍。
真真是个吃人的乱世。
“吉发觉得如何?”
母亲轻声探问。
陈吉发没有表态。
他看着那女孩怯生生的眼睛,脑子里转过许多念头。
吴记包子铺是个小铺面,生意上还不如陈家的酱菜铺,骤然被孤儿寡母的亲戚投靠,恐怕的确有些经济上的压力,他们选择送出其中的女儿做妾,想必也是同她商量过的。
这年头为救家人卖身的女儿何其多,也不少她一个。
能活下去,便是这乱世的头等大事。
而陈吉发现在同黄江海一起搞白面生意,一年有小二百两银子进账,养她一个闲人其实并不算什么压力。
但,许是来自后世的一些价值观念还在左右他的思想,未婚先养妾无论如何也是渣男行为,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即便是以后有了正妻,他是否纳妾也会尊重正妻的意愿。
——入乡随俗与坚持操守之间,总会有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