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伏二人新婚的第三日,伏谷兰出嫁回门,亦是表示这门婚事正式收尾。
目前杜莫一案还无任何进展。张耀派人往南方赶去,却不知可会有用。
三殿下杨素生辰将至,上官锦绣却还是不知是否能信得过杨骜此人,因此她决定邀杨骜在清水楼一见。不过此事,依旧不能让上官故知晓,于是还是以蕈菇汤的名义出府。上官锦绣特意与上官故说,此次前去便是告知这汤不同的做法,以及一些需注意的细节,她也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了。上官锦绣趁这回门之日前去求助,相信苏伏夫妇二人定会帮她,苏樱也自会有办法约杨骜出宫。
巳时,苏樱与伏谷兰进府参拜。
正堂正中坐着伏涵夫妇二人,而两旁站着数人,其中有伏谷兰庶出的哥哥嫂嫂,庶出的弟弟妹妹和不久前出生的同母胞弟,紧接着便是上官锦绣与秦玉柔。
上官锦绣看着眼前的这位少妇,难以想象,她就是那个与她一起长大玩耍,有时还撒娇淘气的贵府小姐。
伏谷兰仪态端庄,落落大方,她穿着蓝色长裙,衣摆上绣着白色云朵,浅色花纹,梳着发髻,耳环项链在阳光底下更是闪闪发光,手上还带着红宝石戒指,华贵显赫。
上官锦绣不禁向站在一旁的秦玉柔小声问道:“秦姐姐,这可还是我认识的伏妹妹吗?”
秦玉柔一笑,也是小声回道:“是呀,是呀,这就是我们认得的伏妹妹呀。”而后,秦玉柔又补充了一句:“伏妹妹的那一位婆母,苏夫人,可是最在意这外表打扮,名声地位的了,想来伏妹妹已经领教过了。”
二人说话期间,新婚夫妇正跪拜父母,一同道:“女儿儿子拜见父亲,母亲。”
伏夫人虽然只是隔了几日未见伏谷兰,却觉得好像已过了几年,她赶紧站起身来,扶起女儿,拉着她的双手,仔细打量。伏涵则看着旁边还跪在地上的新姑爷,觉得实为不妥,连忙道:“姑爷快快请起。”
苏樱这才起身,伏涵又向他问道:“不知兰儿在苏府中可有什么不规之处?”
苏樱急忙回道:“回父亲,兰儿聪明伶俐,懂事明理,颇得父亲母亲喜爱。”
站在旁的伏谷兰听夫君如此夸奖自己,脸色逐渐变红。伏涵脸上则显出笑意,心里想着,自家调教出来的女儿自然不会差。
回门宴,办的甚是热闹,外堂六桌,内堂六桌,来了许多伏谷兰的亲戚,有她认得的,也有她不认得的,只是好像这不认得的比认得的要多上许多。毕竟是嫡女出嫁,若不是伏夫妇二人去年得子,伏谷兰便是伏家唯一嫡出的孩儿了。
上官锦绣、伏谷兰、秦玉柔虽坐在一处,但一同坐着的还有伏夫人等人。若不是伏谷兰硬要让闺中好友过来一叙,这名义上的回门宴,实为家宴,为的就是让新女婿多熟悉熟悉自家夫人的娘家之人,以免日后生疏。于是三人并未多说话,而是等到宴后。
吃完饭,伏夫人拉着伏谷兰又单独说了几句话,大概都是关于婚后可都还适应,以及公婆可有为难之类的话。而后伏谷兰领着两位姐姐到自己屋中,大门一闭,顿时变了摸样。“噗”的一声,躺在榻上,脱口而出三个字:“太累了!”
“伏妹妹还是原来的摸样,我也就放心了。”上官锦绣笑着说道。
“姐姐不知,这苏府规矩众多,婆婆对我的要求更多!”伏谷兰坐了起来,继续念道:“倘若不是苏哥哥站在我这边,姐姐怕是已经见不到我了。”
“怎会,我瞧你这身衣着打扮,都是苏夫人安排的吧。”
“确实如此。”她又伸手卷了卷衣袖,露出一个绿色玉镯,又道:“这镯子是苏家祖传的,就在新婚当日,婆婆亲自给我带上的,她还承诺定会把我当作亲生女儿对待,可谁料第二日一大早就派人叫我们起床,后来日日都是如此,还说些什么,既然嫁入苏家便是苏家的儿媳,以后都要事先为苏家着想,她给了我一大把账册来算,母亲倒是教过,但这些东西我从不认真学的,还有府中规矩,各种书卷来抄写……”
“这些你都和伏伯母讲了吗?”
“我不想让母亲担心,毕竟当初若不是我非要嫁给苏哥哥,母亲是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
上官锦绣又问道:“那你现在可明白为何伏伯母当初不同意这门婚事?”
伏谷兰眨了眨眼:“嗯……不就是因为母亲希望我嫁入皇家吗?”
上官锦绣叹了口气,道:“伏伯母不愿你嫁入苏家,便是因为苏夫人之缘故。孝顺公婆是儿媳理应做的事情,若是你摊上个恶婆婆,那你怎在府中过日子?”
伏谷兰似乎有些明白,抢道:“所以母亲早就知晓婆婆的为人,早就知道她会为难我?”
上官锦绣点头道:“算是,京中贵族夫人常常聚在一起,苏夫人如此好强,伏伯母怎会不知晓,做她的儿媳定是难上加难。”
秦玉柔一直不言,却在此刻开口说道:“所以呀,便是你不与伏伯母说,她也能猜到一二。”
伏谷兰道:“不过你们也无须过于担心,说实话我也就是做做样子,像账本、书卷这些不用在她面前做的,都是苏哥哥在替我做。也就是每日起早一点,有时伺候伺候公婆用膳罢了。”
“谁说有人担心你了?”上官锦绣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