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大唐医妃在线阅读 > 第89章 水患当前力挽狂澜之策(第1页)

第89章 水患当前力挽狂澜之策(第1页)

大唐的山河,在这一年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绝境。黄河流域,炽热的骄阳仿佛要将大地烤焦,数月未曾落下一滴雨。河床干涸,一道道裂痕如狰狞的伤疤,肆意蔓延在河底。原本滔滔不绝的黄河水,如今只剩下涓涓细流,在干裂的河床上艰难蜿蜒。周边的农田里,庄稼在烈日的炙烤下奄奄一息,叶片枯黄卷曲,毫无生机,农民们望着这片毫无希望的土地,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奈。

而在江南,景象却截然相反。连绵不断的暴雨倾盆而下,仿佛天河决堤。江河湖泊水位急剧上涨,河水漫过了堤岸,如汹涌的猛兽般扑向周边的村庄与田野。房屋在洪水的冲击下摇摇欲坠,瞬间便被无情地吞没。肥沃的农田被浑浊的洪水淹没,即将成熟的庄稼毁于一旦,农民们辛苦劳作一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

这一旱一涝,犹如两把沉重的铁锤,狠狠地砸向大唐的经济命脉。关中及河南地区,作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深受其害。黄河流域的干旱使得农作物大幅减产,而江南的水患又阻断了粮食的运输通道,无法及时调配粮食进行补给。仓库里的存粮日益减少,百姓们陷入了严重的粮食匮乏困境。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面黄肌瘦的百姓,他们目光呆滞,四处寻觅着可以果腹的食物,饥饿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角落,整个大唐都被这沉重的阴霾所笼罩,亟待一场甘霖来拯救。

关中与河南地区,作为大唐重要的粮食产区,农业遭受了重创,庄稼大量减产。仓库里的粮食储备急剧减少,百姓们陷入了饥荒的恐慌之中。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面黄肌瘦的百姓,他们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为了一口吃食,四处奔波,甚至不惜背井离乡,踏上逃亡之路。

武媚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她深知,百姓乃国家之本,若不能妥善解决此次水患与饥荒问题,不仅会让无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更可能动摇大唐的根基。于是,她决定亲赴法门寺祈雨禳灾,期望能借助上天的力量,平息这场可怕的灾祸。

法门寺内,香烟袅袅,佛音悠扬。武媚身着素服,神色庄重,一步一步虔诚地走上台阶。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与坚定,忧虑的是百姓的苦难,坚定的是一定要为百姓祈福消灾的决心。在大雄宝殿中,她缓缓跪下,双手合十,紧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向佛祖倾诉着大唐的困境,祈求佛祖保佑,让雨水停歇,让百姓能够重获安宁。寺内的僧人们也纷纷为她诵经祈福,一时间,整个法门寺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

然而,武媚深知,仅仅依靠祈雨禳灾,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回到宫中后,她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应对之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大臣们个个眉头紧锁,面露难色。有人提议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仓库中的粮食储备本就不多,难以支撑长久;也有人建议从其他地区调运粮食,可道路因水患受阻,运输困难重重。

就在众人都对眼前的困境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林羽突然站了出来。他的出现犹如一道曙光,给众人带来了一丝希望。

只见林羽面色沉静,毫无慌乱之色,他的双眸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胸有成竹。他稳步向前,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稳健而有力,然后停在众人面前,双手抱拳,向着皇帝深施一礼,朗声道:“陛下,微臣认为,目前最为紧迫的事情,应当是考虑将都城迁往洛阳办公。”

他的声音不高,但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让人不禁为之一振。林羽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洛阳位于中原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誉。如今江南地区以及关中、河南等地都遭受了严重的灾害,导致粮食运输变得异常困难。然而,洛阳的水路和陆路都非常畅通,可以成为粮食转运的关键枢纽。”

说到这里,林羽的语略微加快了一些,似乎对自己的提议充满了信心,“如果我们将都城迁至洛阳,那么从江南运来的粮食就可以先集中到洛阳,然后再从这里转运到各个受灾地区。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粮食的运输效率,还能有效地缓解饥荒的状况。”

武媚微微点头,示意林羽继续说下去。林羽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再者,治理黄河堤防刻不容缓。黄河泛滥,根源在于堤防失修。微臣建议,即刻组织人力、物力,对黄河沿岸的堤防进行全面修缮加固。具体可从各地抽调精壮劳力,按照地段划分责任区,由经验丰富的工匠带队监督施工。使用优质的土石材料,夯实堤基,增高堤身,确保堤坝坚固耐用。同时,设立专门的水利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负责黄河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巡查堤坝状况,及时现并处理隐患,如此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水患问题。”

“此外,江南地区水利开也需重视。此次江南水患,虽有天灾因素,但水利设施不完善亦是重要原因。应加大对江南水利的投入,修建更多的堤坝、沟渠。在水流湍急处修建坚固的堤坝,阻挡洪水冲击;在农田周边开挖纵横交错的沟渠,旱时引水灌溉,涝时排水防涝。同时,组织水利专家对江南水系进行全面勘察,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规划,综合考虑防洪、灌溉、航运等多方面需求,保障江南农业的稳定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解决饥荒问题,可大力推广耐旱耐涝的作物品种。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灾区,挑选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品种,免费放给农民,并现场指导种植方法。同时,派遣农业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括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此外,加大对受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修复力度,优先修复被洪水冲毁的灌溉设施,确保农田能及时得到灌溉。”

“在粮食储备与调配方面,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加国家和地方的粮食储备量。在各地合理增设粮食储备库,确保储备粮分布均衡。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行为,稳定粮食价格。一旦现不法商人,立即严惩,没收非法所得,并公开通报,以儆效尤。”

“对于受灾群众,实施紧急赈济与救助。各地官府迅行动,搭建临时救济点,放粮食、饮用水和生活必需品。同时,推行以工代赈政策,组织受灾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道路修复等工作,让他们通过劳动换取报酬和食物,既解决生活难题,又能加快灾后重建。”林羽一口气说完自己的建议,目光炯炯地看着武媚和大臣们。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对林羽的建议各执一词。有的认为迁都之事兹事体大,不可轻易决定;有的则觉得林羽的建议切中要害,不失为解决当前困境的良策。武媚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暗自思忖。她深知林羽向来足智多谋,所提建议必定经过深思熟虑。迁都洛阳,虽会面临诸多困难,但从长远来看,或许真能解决粮食运输难题,稳定大唐局势。而治理黄河堤防与开江南水利,更是关乎大唐未来的百年大计。

思索良久,武媚终于开口:“林爱卿所言,不无道理。迁都洛阳之事,虽需从长计议,但可先着手筹备。治理黄河堤防与开江南水利,即刻安排专人负责,务必尽快落实。诸位爱卿,大唐如今面临困境,正是我等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之时,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大臣们纷纷跪地领命,齐声高呼:“陛下圣明!”朝堂上,虽然依旧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但因武媚的果断决策和林羽的合理建议,仿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众人看到了一丝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唐将在武媚的带领下,在林羽等一众大臣的努力下,全力以赴应对这场水患危机,而他们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将深刻影响着大唐的未来走向,关乎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

喜欢医途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医途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