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一行在那支神秘队伍神兵天降般的援助下,历经一番惊心动魄的周旋,终于暂时摆脱了萧淑妃和萧慧让派来的神秘人的疯狂袭击。众人来不及过多喘息,便马不停蹄地继续向着徽州前行。一路之上,气氛凝重压抑,每个人的心中都沉甸甸地压着对未知前路的忐忑。
然而,当他们千辛万苦抵达徽州时,眼前呈现的景象,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间,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曾经那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街道,如今冷冷清清,仿若一座被遗弃的空城。街边的店铺大门紧闭,门板上的铜环在黯淡的日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不再。偶尔,能看到几具用草席裹着的尸体,被随意地丢弃在路边,草席的一角被风吹起,露出死者苍白而扭曲的面容,令人不忍直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臭和药味混合的刺鼻气味,那股气味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人们的咽喉,让人忍不住作呕。患者们痛苦的呻吟声、家属们悲恸的哭声交织在一起,在这死寂的城中回荡,仿佛一曲令人心碎的人间悲歌。
林羽见状,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带领着太医们四处奔走,穿梭在大街小巷,为那些被疫病折磨的患者诊治。然而,现实的残酷远他们的想象。这疫病传染性极强,宛如恶魔一般,肆意地在人群中蔓延。而且症状极为复杂,许多患者在短短几天内,病情便急转直下,迅恶化,最终不治身亡。每天,都有大量的尸体被从各个角落抬出,送往城外掩埋。死亡人数如同失控的潮水,不断攀升,整个徽州城仿佛被一层厚重的死亡阴影所笼罩,看不到一丝生机。
在这忙碌而又艰难的救治过程中,林羽听闻当地有一位颇有名望的老医生,自疫情爆以来,便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不顾个人安危,舍己为人。然而,不幸的是,这位老医生在救助他人时,自己也不慎染病,如今生命垂危。林羽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当下便决定立刻前往老医生的住处。他深知,这位老医生在当地行医多年,对疫病必定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经验,若能得到他的指点,或许能为抗疫工作带来转机。
当林羽匆匆赶到老医生的住处时,只见屋内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老医生躺在床上,已气息奄奄,脸色苍白如纸,双眼深陷,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他强撑着最后一口气,看到林羽进来,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芒,艰难地说道:“林太医……你来了……这疫病太可怕了……”林羽快步走到床边,轻轻握住老医生的手,安慰道:“前辈,您先别说话,保存体力,我这就为您诊治。”说罢,他拿出银针,仔细地为老医生诊断起来。经过一番长时间的、细致入微的诊断,林羽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现老医生病情极为严重,体内的疫病之气已经深入脏腑,侵蚀到了每一处经络,情况不容乐观,几乎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
老医生似乎也察觉到了自己时日无多,他用尽全身力气,紧紧握着林羽的手,断断续续地说道:“林太医……这疫病……从中医角度来看,乃是湿邪与热毒相互交织,侵袭人体。患者初期多有热、乏力、胸闷之症,乃是湿邪困脾,气机不畅;而后病情加重,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是热毒炽盛,灼伤肺津……我尝试过用清热祛湿之法,可效果不佳……”林羽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在脑海中飞思索,将老医生的话与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这段时间的诊治经验相结合。老医生接着说道:“我在临终前,把这些经验告诉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我观察到,那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多是体内正气较为充足之人,所以扶正固本或许也是关键……”
林羽听后,心中仿佛有一道光闪过,豁然开朗。他回想起自己在太医院所学,以及这些天在诊治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突然之间,许多之前想不明白的地方都迎刃而解。他对老医生说道:“前辈,我明白了。多谢您的指点,我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老医生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之色,随后缓缓闭上了眼睛,带着未尽的心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林羽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临时设立的医馆。他深知,此刻不是悲伤的时候,老医生的临终嘱托还在耳边回响,无数患者的生命正岌岌可危。他立刻着手研究治疫方剂,根据老医生的经验和自己的思考,决定采用清热、解毒、祛湿、扶正的治法治则。他在书房中,反复翻阅医书,仔细斟酌每一味药材的用量。最终,他开出的方剂中,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如同两把利刃,驱散疫毒之邪;以藿香、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和胃,如同春风拂过,去除体内的湿邪;又加入黄芪、白术等药材,以扶正固本,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为患者的身体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羽将这个方剂用于部分患者的治疗,并安排太医们密切观察他们的病情变化。日子一天天过去,经过几天的精心治疗,一些患者的症状开始有所缓解,原本高烧不退的体温逐渐减退,剧烈的咳嗽也减轻了许多。患者们的脸上渐渐有了血色,眼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这让林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抗疫的决心。
然而,林羽心里清楚,控制疫情除了有效的药方,还需要严格的防控措施。他深知,要想彻底控制住这场可怕的疫情,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实行全城戒严。于是,他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徽州节度使史庆明和知府大人,在一间昏暗的议事厅中,林羽一脸诚恳地说道:“两位大人,如今疫情严重到了极点,只有实行戒严,阻断疫病的传播途径,才有可能控制住疫情。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整个徽州城乃至大唐的百姓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史庆明和知府大人听后,却面露难色。史庆明叹了口气,眉头紧锁,说道:“林太医,我们也深知疫情的严重性,可一旦戒严,徽州的商业往来就会瞬间中断,百姓的生活物资也难以保障。而且,戒严之事关系重大,没有陛下的旨意,我们实在不敢擅自做主啊。这要是出了差错,我们可是要掉脑袋的。”知府大人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林太医,我们也很为难。若因为戒严引百姓的不满和恐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我们实在担不起这个责任。这徽州城的安稳,我们可不能因为一个决定就给毁了。”
林羽心急如焚,他急切地试图劝说两人:“两位大人,如今疫情紧急万分,百姓的生命安全才是重中之重,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物资方面,我会即刻向陛下奏明,请求朝廷调配。至于百姓的恐慌,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安抚工作,派遣官员深入民间,向百姓解释清楚戒严的必要性。若不及时戒严,疫情一旦外溢,整个大唐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到那时,我们谁都无法承担这个后果。”
但无论林羽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言辞恳切地分析利弊,史庆明和知府大人始终犹豫不决,在心中权衡着利弊得失。最终,他们还是以种种理由拒绝了戒严的提议。林羽看着两人,心中满是无奈和失望,但他也明白,这两人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只是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的决策显得如此短视和保守。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疫情如同脱缰的野马,开始疯狂外溢。周边的城镇也陆续出现了感染病例,而且传播度极快,短短几天内,便有无数人被疫病感染。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传到京城,一时间,满朝震动。李治得知后,龙颜大怒,他猛地拍着桌子,怒吼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何疫情会如此失控?史庆明和知府是如何办事的?他们到底有没有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
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议论纷纷,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有人指责史庆明和知府玩忽职守,应对不力,应该立刻将他们撤职查办;有人建议立刻派遣军队前往徽州,强制实行戒严,以铁血手段控制疫情;还有人提出要严惩史庆明和知府,以儆效尤,警示其他官员在面对危机时要尽职尽责。
萧慧让站出来,一脸严肃,语气沉稳地说道:“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控制疫情,不能再让它继续蔓延下去。臣建议,立刻增派太医前往徽州,协助林太医抗疫。同时,派遣军队维持秩序,确保物资的供应和调配,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至于史庆明和知府,等疫情过后,再行处置也不迟,当下稳定局势才是关键。”
武媚也忧心忡忡,她向前一步,说道:“陛下,林太医在徽州孤立无援,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压力巨大。还请陛下尽快采取措施,支援林太医。同时,也要安抚好百姓的情绪,避免引起更大的恐慌,稳定民心才能更好地应对这场危机。”
李治沉思片刻,权衡利弊后,说道:“就依萧丞相所言,立刻增派太医和军队前往徽州。武贵妃,你负责安抚后宫和京城百姓的情绪,务必不能让恐慌蔓延,稳住后宫和京城的局势,便是对前线抗疫最大的支持。”
武媚领命后,立刻在后宫中组织妃嫔们为徽州百姓祈福,希望能为远方受苦的百姓带来一丝慰藉。她还安排宫女太监们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张贴告示,宣传防疫知识,试图让百姓们了解疫情,做好防护。然而,她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安抚,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得看林羽在徽州的抗疫情况。这场疫情,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他们每个人,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此时的徽州,疫情仍在肆无忌惮地肆虐。林羽望着城中不断增多的病患和死亡人数,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他每日奔波在各个病患之间,累得几乎要倒下,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着。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这场疫情何时才能结束。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拯救更多的生命,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绝不放弃。
喜欢医途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医途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