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端妃,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
即使知晓端妃接近她带有别样的目的,可是和端妃交谈的时候,并不会觉得不舒服。
待她反应过来,才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放松了警惕。
她微微眯起眼睛,细细端详着眼前的端妃娘娘。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她总觉得端妃并不像传闻中那般病弱不堪。
传闻里,端妃常年缠绵病榻,药不离口,身子骨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可眼前的端妃,面色虽略显苍白,却透着几分坚毅,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久居高位的沉稳与大气。
甄嬛琢磨着,或许是因为自己毕竟是个外人,端妃不愿在她面前展露自己病弱的一面,刻意维持着这份体面。
不管怎么样,经过一番交谈之后,两人都很满意。
都是聪明人,也看出了对方的意思。
端妃轻轻端起茶杯,浅抿了一口,动作优雅而缓慢。
放下茶杯的瞬间,她的神情微微一变,原本温和的目光中多了几分锐利,语气也变得直接起来:“莞常在是聪明人,本宫也就开诚布公了,本宫寻你,为的是温宜。”
“温宜?”甄嬛下意识地惊呼出声,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些。
话一出口,她便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脸上微微一红,连忙欠身行礼,轻声说道:“抱歉,是嫔妾失仪了。”
这个答案实在是出乎她的意料,她之前的种种猜测,无不是围绕着华嫔展开。她本以为,端妃要么是想与她合作,共同扳倒华嫔,以报多年的仇怨;要么是希望她得宠之后,能够牵制华嫔,让自己在宫中的日子能过得安稳些。
却万万没想到,端妃所求的,竟然是温宜公主。
端妃静静地看着甄嬛,将她脸上的惊讶与疑惑尽收眼底,神色渐渐变得哀伤起来,幽幽叹了口气,说道:“你还年轻,正得皇上宠爱,自然不会懂在这深宫中失宠的人,是怎样的难过与凄凉。
如今本宫已不奢求皇上的宠爱,本宫如今只想有个孩子陪伴在侧,让这漫长而孤寂的宫中生活,能多一丝温暖,多一点热闹。”
甄嬛从怔愣中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同情与理解,缓缓开口说道:“嫔妾能想象得到这种凄苦,自然也能理解娘娘所求。
只是,如今温宜公主在清凉殿,由华嫔抚养着。
娘娘想必也清楚,只要年家权势不倒,华嫔的地位便稳如泰山。
嫔妾虽有些宠爱,但实在不觉得自己有能力从华嫔手里抢过温宜公主。
嫔妾曾听闻,温宜公主能平安降生,全靠华嫔娘娘护佑。
有着这层关系在,嫔妾不认为在华嫔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时,皇上会另择养母。
可娘娘是个聪慧之人,嫔妾说的这些,娘娘应当再清楚不过,却还是提出了这个要求。
想必娘娘已经有了计划,不知嫔妾能知晓几分?”
甄嬛最初的惊讶渐渐褪去,此刻内心竟隐隐有些激动。
她深知,温宜公主若是一直在华嫔身边,华嫔不仅复宠指日可待,甚至还多了一个护身符。
宫中子嗣本就稀少,哪怕是个公主,也是金贵无比,皇上又是个疼爱孩子的阿玛。
若是端妃能将温宜公主夺过来,此消彼长之下,即便年家权势滔天,她也不用再那么惧怕华嫔的势力了。
端妃轻轻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与算计:“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只要让皇上知晓华嫔的怜子之心是假的就可以了。”
“这的确是最简单的方法,可这并不容易。娘娘可是知道了什么?”甄嬛秀眉微蹙,若有所思地问道。
能让皇上认为华嫔不适合抚养温宜,这自然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但她心里明白,此事绝非易事。
若是只是一些照顾上的小疏忽,华嫔完全可以将罪责推到奴才身上。
而且,温宜公主自幼在华嫔身边长大,让华嫔照顾,也有其生母曹答应的意愿。
若不是犯下大错,华嫔大可以解释自己未曾生养,经验不足,日后定会改正。
到那时,皇上最多只是稍加惩戒,此事便会不了了之。
如此一来,她们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