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伏羲之王 > 六十九平定祝融二(第1页)

六十九平定祝融二(第1页)

祝融氏首领少窫窳既然在两难之中选择了继续进带,太昊也只能尽起几个部族的人们准备与祝融氏决战。太昊也亲自上阵,和他的先祖帝俊一样,御驾亲征。并且还带上了自己的妻子女娲氏,想让双方的人们都看一看,他的妻子是否像少窫窳所宣传的那样是妖魔鬼怪,会为害人们。

太昊的妻子女娲氏在这几天原本是不想动的。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天正是女性不方便的那几天。女娲氏在这几天来了月经。就是因为这个,加之人们对女性生殖的崇拜,太昊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声称就是因为少窫窳的进犯,破坏了他和女娲氏的女儿天葵,是对神的亵渎,希望双方的人们都能看到这个事实,认清少窫窳现在已经冒犯了神灵而已遭受到了神的放弃。见到这些,祝融氏的人们有了些骚动,少窫窳还是花了一些时间才使部族重新安定了下来。

古代人称月经做天癸

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天”是言其来源于先天,“癸”是言其本质属天干中的癸水,有阳中之阴的意思。张景岳说:“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谓元阴,亦曰元气”《类经·藏象类》。

天癸一词,最早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人体的阶段性发育时“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天癸在《内经》的记载仅此“昙花一现”,其后再无论及。

后世一些医家根据《内经》的记载各有所述,但大都随文衍义,对天癸究竟为何物,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约而言之,有认为天癸即月事者,如王冰说“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之气降,与之从事,故云天癸也。”有认为天癸即精血者,如明万密斋在《保命歌括》中说“在男子即为精,在女子则为血,皆曰天癸。”有认为天癸为真阴者,如明张景岳在《质疑录》中说“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真水,在人身是谓元阴。”

诸说虽殊,但异中有同。一是均承认天癸的物质性,二是都认为天癸与肾气密切相关。这两点无疑是正确的。但谓天癸即月事、即精血、即真阴,对此笔者则实难苟同。月事、精血均为有形之质,是天癸催化的产物从时限上说,天癸发生在先,精血即生殖之精与月事流溢在后而真阴则与生俱在,天癸却局限于生命的某一阶段。因此,天癸与月事、精血、真阴实难等同而论。

那么,天癸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呢根据《内经》的经义及性医学的实践,我们认为,天癸是促进性发育和维持性功能包括生殖机能的一种精微物质,其职能是促进男女性征及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维持性功能激发性欲和性冲动参与生殖之精的化生以繁衍后代等。这一职能范畴,与肾气在“主生殖”方面的功能完全一致。而从天癸的物质性、精微性、活泼性、促动性而言,它亦完全具备中医学“气”的要素。因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天癸即是肾气在主导性与生殖方面的精微体系,它隶属于肾气范畴,又不等同于全部肾气,而是肾气在主导人类生殖方面的重要分支。所谓肾主生殖,即是通过天癸实现的。换言之,天癸是肾气在生命的育龄阶段产生的特殊内涵。此一内涵,与现代医学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大体相当。

另外,天癸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对男女而言,其物质构成同中有异。正是由于这种天癸结构的差异,才使青春期以后的男女形体向着不同的方向分化发育。但这种分化又有明确的规律性,即互以满足对方性的需求为目标。即是说,天癸促使人体向不同的性别的方向发育,而最终又异途同归,以完成人类的异性繁殖为指向。

另一方面,太昊派遣的使者王子该也到了羲和等部。正色宣言:昔日共工叛乱,而女娲遣祝融、柏皇共讨之,而共工败绩;后涂山为乱,则先祖帝俊亲讨之,虽先祖终为国而亡,然大伏羲部落之正统,上天不予以灭绝,是我大伏羲氏受命于天,而反乱者终为败者。今虽祝融反乱,而我父领亲率诸部人马与战,今凡大部如共工、葛天等诸部亦皆来与会,其胜立待。而贵部之不出,战后亦将为叛者,而与祝融同受戮刑,窃以为不值。君若袭叛军之后,而我父领皆击其前,则逆首为捕,亦立可待,唯首领察之。

羲和诸部自少窫窳为惨无人道之事,即已有所离心,只是对于重归太昊仍有犹豫不决。现在太昊派王子该来说,正好借驴下坡,当即应允下来,又表示自己之部落原本就是大伏羲氏部落的一员。只是羲和族希望王子该的儿子少昊能与自己部落的女子成亲,以使自己的部落与中央部落氏族首领结成姻亲而有所保障。该犹豫了一下,在形势下也就应允了下来。

这边祝融大军中,少窫窳听说自己的背后共工的大行伯和羲和等部族已联兵而来,心下大恐,自己即将遭受到南北两面夹击的情况。让少窫窳哭笑不得的是,当年祝融平定共工之乱,今日居然是共工前来平定祝融之乱了。少窫窳于是催动人马,朝着太昊的人马猛攻了一阵,太昊败绩。然而夹击的态势并未实际改变。在进行熟思后,少窫窳决定退兵去自己领地。未料原九黎部族在大军一退之后,即如溃败之势,直向今天苏北苏中地区退去。而太昊和大行伯等军队两面共击,终于收复了汶县的中央部落,少窫窳祝融兵败如山倒,只得匍匐在地,乞求投降。

太昊接受了祝融部族的投降,但仍然对少窫窳处了死刑。然后任命自己的儿子黎作为了祝融部的首领,原来的九黎部族脱离了祝融部的整体,与黎的祝融部只形成了松散的联合。从此祝融部开始归伏于王化,成了王室中的一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