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挑起议题的泊英海回道:
“陛下,宁王举荐的孙大人论资历和品性来看担任本次恩科大典的执事官是没问题的,可是孙大人的官职属于吏部,按照官职来看孙大人更为适合读卷官。”
“泊大人此言差矣,如果说是按照官职来安排此次恩科大典的执事官,你又何必把他拿到朝会之中提出来?干脆递个折子,写好相应的官职交给内阁不就行了?做人做事不要太过古板。”
泊英海并没有回击,而是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也觉得宁王说得很有道理。
天运帝看向自己的大儿子说道:
“辽王,你怎么看?”
“回父皇,儿臣对礼部和吏部的事情一向不关心,前几次的朝会也说了这恩科大典它归礼部负责,这事您得问三弟。”
“老三,你觉得呢?”
“父皇,儿臣记得上次恩科大典儿臣刚刚参与朝政,是宁大人带着儿臣完成大典一切事务的,而且儿臣与宁大人之间也有一定的默契,二哥说得不错,按部就班确实缺乏活力,但他不容易生变故啊。”
“如今天下大定,百废待兴,正是应该按部就班地走上正轨的时候,求稳比求变更符合当今的国策,所以儿臣建议依旧是由礼部尚书宁永荣宁大人担任此次恩科的执事官。”
宁王听到张辰宏的言后,内心深处大喊不要脸,我跟你讨论官员的安排,你跟我拔高度上国策是吧,看我弄不死你,于是便极为严肃地看向天运帝说道:
“父皇,儿臣不是怀疑宁大人的能力,只是儿臣觉得,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官位上待得太久,就会产生固化,如果今年依旧是宁大人做这执事官,那么这连续两届六年积攒下来的士子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二哥你这就不对了,虽说有执事官的存在,但父皇才是考官,而且官员的任免在吏部,他们要铭记的不是礼部,是父皇和吏部的侍郎尚书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刚才说什么?一个人在同样的位置待得太久会产生固化,这个观点我不反对,也很赞成,但你要分清楚是什么样的官职,如果说是地方大员封疆大吏,确实要让他们流动起来,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待太久。”
“但宁大人是谁,是跟你外公一样,内阁成员,户部尚书这个职位流动起来的后果你也见到了,三十年的时间里依旧被地方的富商们玩弄于手掌之中,如今你还想着让其他部门的官员流动,你难道想让研究文学的儒生去兵部带兵打仗么?大哥,你来告诉二哥,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会有什么后果。”
“一群待宰的羔羊罢了。”
“你……老三,你这是在强词夺理,我没那个意思。”
“够了,不要吵了。”
眼看就要吵起来,天运帝及时制止,然后说道:
“老二和老三说的都有道理,但晋王说的一句话很对,天下大定,求稳不求变。本届恩科大典的读卷官就定孙博恒,执事官依旧是宁爱卿担任。”
“臣,遵旨!”
“臣,遵旨!”
宁永荣与孙博恒同时站出来谢恩。
“执事官下辖八位副职,宁爱卿,既然你是本届恩科的执事官,那这八个官职你可有何建议。”
“回陛下,微臣刚刚领了差事,虽说已经在脑海中有几位较为合适的官员,但兹事体大,还需与吏部的官员们进行推敲商讨。”
“既如此,你们内阁草拟出名单后,再交给司礼监。”
“臣,遵旨。”
喜欢双标王爷硬刚正派男二请大家收藏:dududu双标王爷硬刚正派男二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