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四月,满清收到大明灭亡的消息,再加上吴三桂派人前来求助,摄政王多尔衮采纳明朝降将洪承畴的建议,集结满、蒙、汉八旗军近十万人西进,准备南下入关,与中原各路起义军争夺大明江山。
为应对李自成的六万大军,吴三桂集结麾下所有兵马约三万人,严阵以待,并一再驱逐满清援军尽快到来。
李自成对清军情况不明,行动缓慢,错失了大好时机。
与此同时,顾阳也亲自领兵十二万,从天津卫出,紧随李自成之后,朝着山海关靠拢。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抵达山海关一片石一带,随后与吴三桂军队交战。吴军小胜一场之后,李自成亲自督战,对吴军驻地起猛攻。双方激战一日一夜,各有胜负。
当晚,清军已经抵达山海关十五里之外驻扎。第二日清晨,清军逼近了山海关两里之外的威远堡。
眼看形势危急,吴三桂亲自率领数员亲卫,突出重围,来到多尔衮面前,跪地请降。并表示,如果清军不帮他,他就放任大顺军攻陷山海关。
眼看吴三桂不像是诈降,多尔衮便答应了他的投降,并让他按照满洲习俗,剃去头,以示忠诚。同时许诺,以后会将皇太极的女儿,建宁公主,许配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有了清军的承诺,原本已经快要支撑不住的吴三桂,率领麾下军队拼命抵抗大顺军,双方都是伤亡惨重。
多尔衮率领清军作壁上观,一直等两方人马拼的筋疲力尽,吴三桂已经被大顺军团团包围,多尔衮下令清军出击。
大顺军接连赶路,又奋战两天,本已经筋疲力尽,被以逸待劳的清军突袭,瞬间伤亡惨重。
李自成见大势已去,慌忙退走。清军以吴三桂为先锋,并封其为平西王,一路朝着燕京杀来。
就在清军与吴三桂军一路杀到永平(秦皇岛卢龙县)的青龙河畔时,却撞上了早已经在此等候多时定海军。
顾阳之前特意避开了李自成的溃军,就是在等待着清军的到来。
清军与吴三桂军刚刚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正是士气如虹的时候,还以为顾阳的定海军与大顺军一样不堪一击,直接就扑了上来。
作为先锋的吴三桂军,原本就在与大顺军的战斗中损失了不少兵马,此刻撞上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以逸待劳的定海军,结果也是不难预料。
两军阵前,一身银甲的顾阳,骑在一匹健壮的黄骠马上,看着前方杀来的关宁军,随手拔出腰间的青锋剑,朝着前方越来越近的关宁军挥下。
传令兵立刻传递命令,排列整齐的火枪兵立刻开火,“砰砰砰”枪声响成一片,黑火药燃烧冒出的白烟萦绕在军阵之前,将定海军衬托的更加神秘。
冲锋在前的关宁铁骑还没能接近定海军,便倒下了一片。
紧接着,一排排枪声响起,前方的关宁铁骑不断倒下,中间的关宁铁骑还在身不由己的向前,军阵中央的吴三桂看的一阵肉疼,却已经是无力回天。
随后,定海军步步为营,不断向前推进。
眼看损失太大,吴三桂连忙下令撤兵,慌忙去求他的主子多尔衮。
多尔衮听说对面来的是火枪兵,连忙调集一批骑兵,想要直接冲垮定海军的阵型,又或者进行绕后攻击。
或许是为了报之前清军坐山观虎斗的仇,吴三桂并没有说出定海军的新式火枪有多厉害,只是说自己兵力不足,被对方伏击,这才损失惨重。
这也让多尔衮有些低估了定海军的火器威力,上来就派出了大批骑兵。
然而,定海军选择的作战地点十分特殊,背后就是接近弧形的青龙河,骑兵也无法进行绕后攻击。
就在清军骑兵即将接近定海军之时,伴随着火枪兵与炮兵指挥的命令,数十门火炮与数千把火枪轮番开火,各种子弹、开花弹如瀑布般射向满清骑兵。
大队骑兵冲锋之时,度一旦提起来,就很难刹得住车,就算是前方横片的倒下,后方也只能不断的向前。
于是,一场火器对骑兵的厮杀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