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姓白,是海鱼镇对角线留房镇白家村人士,因为无法得到足够多的教授,考中秀才后止步不前,家中不丰,这才在县里租赁了一处房舍开了家私塾,经年累月的积攒银钱,到底是把此处给买了下来,就是如今的白氏私塾。
林丰延上前敲门,门响三声,一个看门的中年人就露了条缝。
“你们是何人?”
“我等是海鱼镇林家村人士,家中长辈是白老先生的旧友,特地送孩子们来进学的。”
“旧友之子?请稍等,我去禀报先生。”
说完门就关上了,看得林老头有些不放心。
“阿延呐,这地方要是连个壮实点守门的人都没有的话,只怕孩子们要担惊受怕的呀。”
林老头小声的拉着林丰延说了起来,林丰延看了看自家的两个皮猴子,八九岁的样子就已经比五岁的初一高了两个头不止,心里觉得还是稍微放心一点。
“七叔,进去看看,或许里面没有外面看起来这么差。”
才怪!
白秀才抠得要死,里头的学生参差不齐,院子里小小的还不如林家的院子大,带头的人一瘸一拐的带着五个人来到了正堂,白老秀才早就已经等候在此了。
林老头把三封推荐信递给白老秀才,老秀才一一看过后,才知道是林有文的孙辈,且都是已经开蒙过的。
“既然是林兄的孙辈,待我考校一番。”
“好。”
林老头看着堂里站着的三个孩子,就数自家的初一矮还小,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就从你开始吧。”
白老秀才一指最高的小土,小土立刻鞠了一躬。
“先生好,小子大名林承坤(小土),今年九岁,有劳先生考校。”
“我问你,知某数,识某文的下一句是什么?我不喊停,你就继续背。开始吧。”
“知某数,识某文。。。”
林承坤默默的从第一句开始背,好半晌才接上,白老秀才无奈,又考校了几句后,这才停下。
“先生好,小子大名林承杨(小羊),今年八岁,有劳先生考校。”
“你接着你哥哥刚才背的地方继续背下去。”
小土最后背的是论语阳货第十七里的“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下面应该接上“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但是小羊明显忘记了这一句,紧接着就开始背“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云云,立刻就被白老秀才给打断了。
“停,你从‘高曾祖,父而身’的下一句开始背。”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等到小样也开始卡壳的时候,白老夫子又问了几句千字文的内容,这才皱着眉头停下。
“停,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