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空间这个作弊器,苏鸢往海边跑的更勤了。
八月初,房子竣工时,
苏鸢积攒了许多干海货,甚至还用老家熏腊肉的方法,制作了许多腊鱼。
家在山脚下,拾取松枝松针简直不要太方便。
整整一个月,家里的炊烟没停过。
散出的熏鱼香味,馋哭了家属院不少孩子。
偶尔有人过来买点儿解解馋,也能为苏鸢添些进项。
手里钱票多了,苏鸢开始惦记老家的阿奶。
两姐妹带上家里所有干海货,
坐船出岛,直奔邮局。
苏鸢留下十天的花销,剩下的钱票统统寄给了乔惠。
苏菲也将攒了好久的信,寄往黎家,顺便也为黎家人寄一部分干海货。
两人又去供销社逛了一圈,买了二十个鸡蛋和几把趁手农具。
晚上回到家时,
黎星回带回来一个消息。
“海带夏苗培育取得突破,海带厂要扩招工人,你想不想去?”
岛上不仅有海带厂,还有修配厂、造船厂。
家属院不少人在几个厂子里上班。
苏鸢唯一关心的问题:“工资高吗?”
黎星回沉吟道:“只招一名正式工,其他都是临时工。”
“临时工,一个月十五块钱,正式工二十块。”
工资都不高,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工作了。
“我再看看。”苏鸢没有给出确定答复。
她是真的不着急。
这一个月,她又为苏畅翻译了两次资料,得了八十块钱。
再加上有空间和海龟在,苏鸢真不担心家里断粮。
工作可以慢慢找。
苏鸢比较好奇黎星回手上的包裹,“里面装的什么?”
黎星回递给她,“不知道,贵省来的包裹。”
一听是贵省的,苏菲忙拿来剪刀,
剪开层层包裹,里面是一大一小两个系的紧紧的包袱。
大包袱里是三件棉袄,
看身量和颜色,是为苏鸢姐妹和黎星回准备的。
小包袱里是几块腊肉。
不是野猪肉做的,而是家猪肉熏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