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陛下昨夜休息的可好?"
及至君臣三人前后离开了昏暗潮湿的锦衣卫诏狱,逆着扑面而来,略有些刺眼的阳光,凉国公蓝玉便自作聪明的关切道。
嗯?
闻言,颍国公傅友德便是忍不住扭头,神色怪异的瞧了一眼满脸笑容的蓝玉,心中忍俊不禁。
这锦衣卫诏狱是什么地方?
莫说朱元璋已是年近七旬,哪怕是身材魁梧的军汉们,在那阴冷潮湿的牢房中,只怕也难以得到充足的休息。
这蓝玉,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果不其然。
本是微微眯着眼睛,默默感受着春风拂面的朱元璋脸上瞬间挤出了一抹冷笑,语气不善的诘问道:"怎么着,你凉国公蓝玉打算提前感受一下在诏狱的感觉?"
这蓝玉近些年仗着军功彪悍,行事多有桀骜不驯之举,只不过自己念在他和"中山王"徐达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太子朱标从中斡旋,这才一直没有发作。
"没有,没有。。"
见眼前的朱元璋语气不善,凉国公蓝玉哪能不知晓自己"祸从口出",瞬间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再不敢有多余的言语,只是默默跟在朱元璋身后,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朕在这诏狱待了一昼夜,宫内宫外可有异动?"
在诸多锦衣卫的簇拥下,重新恢复了往日睥睨天下气势的洪武大帝朱元璋龙骧虎步,朝着身旁紧紧跟随的傅友德询问道,深邃的眸子中闪烁着异样的神色。
放眼如今朝中这些硕果仅存的"淮西勋贵",无论是身旁的颍国公傅友德,亦或者宋国公冯胜,为人处事都还算规矩,对于军权也没有太多留恋。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他的这些"老伙计们"在军中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并且均在国朝初建的时候,与宗室联姻,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外戚"。
"回陛下,宫外倒是无事发生。"
"至于宫内,老臣不过一介外臣,焉敢过问宫中事?"
虽然只是在平常不过的一句问话,但颍国公傅友德内心深处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以免被身旁近些年愈发"喜怒无常"的朱元璋抓住把柄。
那宫中事,无论大小都算是朱元璋的"家事",他可不敢随便打探。
"呵,估计要比宫外热闹呐。"
闻听颍国公傅友德近乎于滴水不漏的回答,朱元璋脸上虽是不动声色,但眼眸深处却涌现了一抹满意。
聪明人呐。
如今的大明正值多事之秋,唯有聪明人才能活下去。
否则便不要怪他老朱,不念当年的旧情了。
经过这个有些突兀的小插曲,君臣三人之间的气氛猛然冷寂下来,在前往紫禁城的路上,谁也没有出声打破这令人不适的沉默。
。。。
。。。
天色才刚刚大亮,位于皇城以西的西华门附近很是冷清,除却手握刀兵来回梭巡的侍卫之外,再没有其余百姓商贾的身影。
"你们两个,派人进宫去跟朴仁猛说一声,让他派几个人来接咱,顺道给咱带件衣裳。"
望着眼前已是生活了二十余年的皇城,一路上沉默不语的朱元璋猛然停住脚步,并以命令的口吻吩咐道。
虽然他刚刚没有从傅友德口中得知半点有用的消息,但凭他对自己那些儿子们的了解,只怕如今的紫禁城早已乱成一锅粥了。
说不定就连乾清门那边,都聚拢着一批上蹿下跳,希望借机向他表忠心的朝臣。
"遵旨。"
凉国公蓝玉的思维虽是有点简单粗暴,但此刻也能明白朱元璋的用意,抱拳行礼之后便在远处侍卫戒备的眼神中疾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