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逢晴日 非10 > 034 少年姬缙(第1页)

034 少年姬缙(第1页)

盛夏午后,老柳树下,那看起来大约十四五岁的少年双手捧起一卷竹简:“……昨日雷声太大,未能将你喊住,恐被人拾去,我便擅自收取带回了家中,还请勿怪。”

这正是少微昨日遗落在此的竹简。

少微伸手接过,又听那少年认真叮嘱:“下回还是要细心一些,切莫如此大意了。若果真遗失了去,家中大人必要责怪,到时懊悔也晚了。”

时下书籍尤其珍贵,识字者百中无一,精通者更是凤毛麟角,那些政治典籍大多只在皇室和贵族间流传。

寻常人家若能得一卷书,必当作家宝相传。许多医者与庖人凭着几卷医书膳书,便可为世代长久之业,乃至借此触及权贵阶层,谋求更进一步的可能。

少微对此尚无明晰认知,但见这少年如此郑重其事地还书,心中便有了几分思索,她想了想,道了一声:“多谢。”

面对这不知自己来历的陌生人,道出这句谢的一瞬间,少微心底化开了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好似头一回扮作这土生土长的世间人与人相处,却很像模像样……仿佛她对人性已经堪称精通,做起人来马上就能随手拈来了。

少微这句“精通人性”的谢,倒果真叫那少年人放下了大半局促——他还记得去年出声提醒时,这小童理也未曾理他一下,给人以“人虽小,性子却有些乖张傲气”的印象。

少微很少主动与人交谈,少年却因这句谢而打开了话匣子,他好奇地问少微:“你识了多少字,昨日这卷书,你可读得通吗?”

少微自信地答:“可读通大半,剩下的猜也能猜个大致。”

少年点了下头,道了句“这很难得”,又问:“那你如今可有老师?”

“自然有,我……”少微顿了一下,转身跳坐到巨石上去,掩去脸上一丝不自在:“我阿姊每日教我读书识字。”这句话很快,在说到“阿姊”二字时声音更是如风掠过,无半点停留。

少微与姜负如今的日常相处,大致可用两句话来概括——

少微每日都要在姜负无限的谎话中抽丝剥茧,剥进剥出,剥出有限的真相,少微所得微乎其微;

姜负每日都要往少微海量的精力里填充学识,填来填去,填出半饱的局面,姜负常觉不堪重负。

旁人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姜负势必要将饿字改成累字。旁的徒弟学起来至多是势如破竹,她这徒弟则是猛虎寻仇般,填进去多少便吃进去什么,就差将她这个老师手中的竹竿也一并啃干净了,仿佛再收回得慢些,连手也不能幸免了。

何况姜负原本也不是什么勤快人,她本性慵懒散漫,主张细嚼慢咽,每日教上个把时辰,便丢一卷书过去打发徒弟,让徒弟自行啃读,书中难免有夹生之处,正好能咽得慢些。

此刻这少年听罢少微答话,满眼惊叹:“令女兄真是博学,竟可为人师。”

这句夸赞少微倒是不否认,她坐在石面上,往后一躺,枕着少年还回来的竹简,手中握着今日带来的新竹简,匆匆一扫见得诸多繁杂生字,便随口问那少年:“你也识字?”

“是,自四岁起开蒙读书,不敢妄言博学广识,但寻常典籍大多可以读通。”少年言及此,不免几分胸有成竹的自信,但很快又被一丝失落掩去:“只是家中遭逢变故,已有数年未能与笔墨书简为伴了。”

少微了然,单手将书简递去:“那你能否将此书通读一遍?”

她记性极佳,若能有人为她读上一遍,叫她先听个大意,回头再看,便可凭记忆大致拼凑出那些生字的读音,虽说不能悉数准确对照,却总比自己盲啃来得省时省力。

然而递出去的书简却没人接,少微转头看去,倒也无情绪:“不想读也无妨。”

她就要将手收回,而那少年回过神来,连忙道:“非也!此乃姬缙之幸也!”

少年十分珍视地捧起双手去接,少微一松手,那沉甸甸的书简便哗啦一声落在了少年干净的掌心中。

少微悠然地躺在石头上,少年盘腿坐于草地间,前者姿态不羁,后者端正谨慎,倒不知谁是学生谁是老师。

清风为伴,一卷书读罢,少年眼中神采飞扬。

天下字早已统一,字都是相同的,但相同的字重新排列组合,表述出的书中之意却截然不同,少年读述的过程中除了温习文字,也整理了旧日所学,更引发出新的思考领悟。

少年受益匪浅,起得身来,躬身双手将书简奉还,并正式地道:“还未来得及自报身份,在下姓姬名缙,原是陈留郡人。”

少微抬手将竹简接过时,只听他往下说道:“家父本是陈留郡中一名县官,谁料天降横祸……我一夕之间失去双亲,家中又无兄弟,遂赶来此地投奔姨母,至此已寄居在此三年了。”

他说起自己的经历时,并未流露出明显的悲戚之色。

悲苦者阐述不幸,却又不想因自己的不幸从而增添倾听者的负担,以免让谈话冷场或充满同情怜悯。

少年这份用意固然体贴,却也多余——纵然他当场泪湿衣襟,少微也并不会因这份不幸而生出多少触动,论起悲惨,她是深谙此道的佼佼者,寻常的不幸并不足以将她打动。

少微此时还远远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精通人性。

但她读了些书,知晓基本的礼仪了,她意识到自己此时不能只是点一下头,总该说些什么,她想了想,道:“我是去年才到的此处,你比我早来了两年。”

姬缙反应了一下,点头:“啊,正是……”

而后他目含等待地看着少微,见对方眼中有些不明所以,他唯有提醒:“不知……要如何称呼你?”

他固然听说过这小童一家姓姜,但双方总该正式交换确认身份称呼,才算符合社交礼仪。

少微这才恍然,干脆地答:“我名少微。”

原只想确认姓氏的姬缙微感意外,女子之名固然不是什么忌讳,但这内名一报,便有几分莫名的坦诚亲近了。

是以他露出和煦笑容:“那我之后便称呼你为姜家妹妹。”

少微又暗自感到莫名了,心道不是将名告知于他了吗,为何还要执着称呼姓氏?但她旁类触通,推测这或许也是某种交际分寸,是以点头应下,未曾表露疑惑。

如此一番相处下来,少微敏锐地感知到姬缙此人应是极通人性的那一种,他比姜负来得正常稳定太多,从他身上应能学到许多实用之物,很适合拿来暗中观察模仿锻炼。

不多时,姬缙与少微开口告辞,说该回家去了。

少微点了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