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宋应知意外的是,苏澜之不仅是皇上的人,其夷人导师,亦是天子导师……
这关系……
宋应知苦笑,难怪自己注定会输。
这局棋,从他站在棋盘上开始,结局就已定。
因为自己擅自考了明算科,不仅给苏澜之未来的仕途做了嫁衣,还间接导致了顾尚书辞官。
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就因为他出身农户,没有背景依靠,所以皇上可以肆意拿自己开刀是吗?
宋应知不禁冷笑一声:“天子啊天子,你既打算舍弃了我这颗棋子,就该断了我所有的羽翼才对,既不想重用我,又舍不得我这一身才学,哼……”
是打定了他一个农户之子,惊不起任何风浪吗?
既然如此,那就走着瞧吧……
将信封烧毁,再小心翼翼抹去所有痕迹,宋应知这才收敛起情绪,研墨提笔,书写下一步的计划。
因为不打算建染庄,且城中空房较多,他便计划在城中找一处大院子用来做纺织厂。
如此一来,省了建厂耗费的时间和银子。
隔天一早,宋应知就拉着宋应明一起去城西探情况。
“二哥,你此次来,带了多少台织布机?”
“一个牛车拉一台,也就四十多台。”
宋应明回道。
对于这个数量,宋应知有些不满意,从陆路通往欧洲贸易,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路程,成本如此高昂的情况下,这点数量的丝织品是不能让整个商队挣到钱的。
得再多一些。
“二哥,等棉花种好以后,你带着族人出去再进四十台回来,咱们今年得大批量生产,明年才能保证一直有货。”
还要这么多台?
宋应明眉头紧皱,“石头,若再买这么多织布机,染庄的人手就不够了。”
“染庄暂时不建了,我已让李游赶去临方县运大批丝线回来。”
“啊?”
宋应明愣了愣,不明白这好好的,怎么就不建了呢?
“这里天气干燥,配好的染液很快就会被晒干。且这里水源比较少,染布需要经过多次清洗晾晒,否则色泽很难达到预想的色度。”
“这样啊……那就不建了吧,大不了,二哥多跑几回,让商队带来就是。”
明白原因后,宋应明很快就被说服。
二人花了一点儿时间在城西选好纺织厂的地址后。
转身又去忙碌肥田一事。
十天后,亲军卫终于拉着四千斤和其他若干种子赶到。
当初木秋还担心宋应知等人不会种植棉花,贴心的带来几个专门种植棉花的乡民。
有了这几个人的指导,棉花很快就被族人和纺织厂的工人种好。
有了耕牛,加上开垦荒地不用钱买,族人们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一刻也停不下来,种完棉花就又马不停蹄的投入到开垦良田的热情当中。
即便宋应明后来带着牛车出去运织布机,大家热度依旧不减。
宋应明离开后,宋应知也带着人手去找寻金矿。
本着知道此事的人越少越好,他离开时只带上木秋与十来名亲卫。
一行人御着马在草原上狂奔,下午时分终于到了天山脚下。
“大人,咱们现在就要上山吗?”
望着眼前前方高耸入云、茫茫白雪的山脉,木秋心中一阵敬畏与恐惧。
这地方可是狼和熊出没的地方,虽然他们都带了枪支,但耐不住人少。
“咱们先绕过去,再找个能避风的地方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