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兰明白她的担忧。威远公府倒台,柳氏处境艰难,这对母子的未来充满凶险。但这些话,她不能说,也不该说。
“好生将养便是。”她只能这样说。
婢女跪地重重磕了三个头,磕头时头皮破了皮,点点鲜血渗了出来,却浑然不觉。
秦玉兰转身离去,长街上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阳光洒在她清瘦的背影上,仿佛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
桃夭快步跟上,小声道:“小姐,您救了她们。。。。。。”
“莫要多言。”秦玉兰打断她的话,“此事到此为止。”
顾郎中快步上前,满脸惊叹:“姑娘医术高明,不知师承何处?我实在是远不及她。”他的目光中充满敬佩,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眼前这位年轻女子,竟能在片刻之间化解如此危急的情况,实在令人叹服。
“青云山派,道号问心。”秦玉兰纤长的手指轻轻拂过病榻上已经安然入睡的产妇。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对这一切都驾轻就熟。
“青云山?那不是道教门派吗?”人群中有人惊呼,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周围立刻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质疑,有惊叹,更多的是好奇。
秦玉兰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转身向外走去。她的背影挺拔而优雅,裙摆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留下一缕若有若无的檀香。这股清雅的香气在空气中缓缓飘散,让人想起深山古寺的清晨。
“真是神医啊!”有人由衷感叹,“这般年纪就有如此医术,实在难得。”
“可惜走得太快,连道谢都来不及。”另一人附和道,眼中闪烁着敬畏的光芒。
北街一处幽静宅院前,青砖白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几株老树伸展着枝桠,为这座宅院增添了几分静谧的气息。庭院内,桃夭正忙着收拾屋子,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小姐,咱们终于有自己的家了!”桃夭一边擦拭着木桌,一边兴奋地说道,“再也不用看那侯府的脸色行事了。”
秦玉兰站在庭院中央,目光扫过四周。这座宅院虽不及侯府奢华,却处处透着一股难得的清净。
突然,她的目光转向大门。隔着门缝,她看到赵管家正站在外面,仰头打量着门匾上遒劲有力的“青云山”二字。两侧的对联笔力苍劲,意境深远,与整个宅院的气质相得益彰。
檀香从院内飘出,缭绕在空气中,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神宁静。赵管家正要抬手叩门,却不料一盆冷水突然从天而降,将他浇了个透心凉。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桃夭探出头来,故作惊讶地说道,眼中却闪着狡黠的光芒,“我正在打扫卫生,不小心泼出去的。”
赵管家强忍着怒气,努力保持着体面:“侯爷命我来请大小姐回府。”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发颤,但还是维持着最基本的礼节。
秦玉兰刚走到门口,桃夭已经抢先一步,“砰”的一声将门关上。声音之大,让赵管家不由得后退了一步。
“侯府高贵,这等门第实在攀不上,请回吧!”桃夭在门内大声喊道。
赵管家铁青着脸,在原地站了片刻,最终还是转身离去。他的背影显得格外狼狈,衣服上的水渍在阳光下泛着光。
“小姐,我是不是太冲动了?”等赵管家走远,桃夭有些忐忑地问道,眼中带着担忧。
“做得好。”秦玉兰轻声说道,“有些界限,就该划清楚。”
侯府内,楚老夫人握紧拐杖,青筋暴起:“她竟敢拒绝?”老夫人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显然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应。
“母亲,这种不知规矩的女子,留在府中只会惹是生非。”孟氏在一旁添油加醋,,“您看看,这才出府几天,就开始目中无人了。”
楚老夫人沉吟片刻,忽然问道:“她长得如何?”这个问题看似随意,却暗含深意。
赵管家想起那扇紧闭的门,心中不快:“粗鄙不堪。”他故意贬低道,“哪有半分大家闺秀的样子。”
楚青柔听闻此言,嘴角微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