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瑛吓得连忙跪地请罪。
&esp;&esp;效仿太宗将皇帝父亲逼成太上皇,他有这本事?
&esp;&esp;
&esp;&esp;公元736年,已过知天命年纪的李隆基本就对李瑛不太满意,碍于丞相张九龄力保才没有废掉李瑛的太子之位。
&esp;&esp;这下可算是找到借口了。
&esp;&esp;他呵斥道:“逆子,你竟然忤逆不孝。”趁火打劫直接登基,可真是好样的。
&esp;&esp;李瑛面如死灰,哭着讨饶。
&esp;&esp;父亲用上了“忤逆不孝”这个词,他基本上是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esp;&esp;这天幕坑他。
&esp;&esp;张九龄见太子情势不妙,劝诫道:“陛下,看完天幕盘点再做处理也不迟啊。”
&esp;&esp;太子是国之根本,不可轻言废立。
&esp;&esp;他之前以太子无过为由,力谏陛下不可以废掉太子。可是若真如天幕所言,太子登基这事就足够惹怒陛下。
&esp;&esp;李隆基瞪了张九龄一眼,冷笑道:“好啊。”
&esp;&esp;这些年来,他对张九龄积怨已深,已经忍了张九龄很久了。待到看完天幕盘点,不光是太子李瑛,连张九龄也要一起清算。
&esp;&esp;张九龄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大祸临头。
&esp;&esp;天幕上出现了一段视频,是太子李亨在朔方登基的场景。
&esp;&esp;[朔方有众多的精兵,整个朔方的军队都听命于新皇。
&esp;&esp;身在蜀地的李隆基得知消息,大笑着道:“吾儿顺应天命,登基为帝,吾无忧矣。”终于不用担心自己会是亡国之君了。]
&esp;&esp;看到这一幕的李隆基:“……”
&esp;&esp;李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还好忤逆不孝的人不是他,瞧着倒像是李玙。
&esp;&esp;等等,太子怎么会是李玙?
&esp;&esp;【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弃百姓逃亡蜀地,所以被百姓留下来的唐肃宗李亨登基后成为众望所归,各地有才之士纷纷归附,期望李亨能率军平息叛乱,杀回长安。】
&esp;&esp;李隆基:???
&esp;&esp;“李亨是谁?”李隆基看到天幕上唐肃宗李亨的样貌,难道李亨是李玙?
&esp;&esp;李瑛原本高度紧张,听到这话强忍笑意。
&esp;&esp;父亲正事不干,就知道给儿子们改名字,这都改了多少回了,改的亲爹都认不出来了吧哈哈哈。
&esp;&esp;笑过之后情绪又陷入低迷。
&esp;&esp;天幕所说的太子不是他,最后登基的更不是他。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