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家父宋仁宗御风流免费阅读 > 第六十五章 三角贸易(第2页)

第六十五章 三角贸易(第2页)

殿下那样生而知之的孩子他完全不敢想,东京城中都在传殿下这样的孩子得耗费国运才能生下来。

但有个两三成,他还是敢期盼一下的。

但等来的却是两个逆子的当头一击。资质有限,催逼也无用。

如今殿下又有意收紧荫官品级与名额,所以还是他多多努力,为儿孙谋未来吧。

薛泽在胡思乱想,区希范却感觉大脑在疯狂运转,甚至觉得头皮有些痒,好像是要长新脑子了。

明明只是几张纸,却如同见到了百万财宝,眼里的灼热似乎要将纸张烧穿。

过了许久,区希范才颤声说道:“殿下若学棋,当为国手,举世无双。”

好长远的目光!好精巧的布局!彷如草灰蛇线,隐伏千里,今一发串起,给人的是慰为叹服和无穷惧意。

在窥见一斑后别说和这样的人斗,就是相斗的念头都不敢生起。因为很可能在念头升起的那一刹那,就已经输了。

区希范说完,又小心翼翼抚平纸上褶皱,眼中再无其它。

一旁的楚云阔:???!!!

我厚着脸皮在这待着,就是想听听殿下又有什么精妙对策,结果区希范你这看过了就看过了,一点话风都不给透的啊!

楚云阔心中是百爪挠心般痒,只是碍于薛泽在场,不好直接上手抢。

楚云阔

??????

的表现全落在薛泽眼中,好在薛泽本就没打算瞒他。

如今的盐池县百废俱兴,连官吏都到处缺额,能用的人本来就没几个,同属殿下门下的就更要用好。

更何况如果他想在韦州立下让朝廷难以忽视,能够在将来推他拜相的大功,这两人的帮助必不可少。

而且他现在远离殿下,也该结交一些人作为同道,关键时刻能够引为奥援,这样殿下才不会轻易把他忘记抛弃。

薛泽笑着说道:“区知县既看完了,也给楚主编看看吧。而今温池县只有我等三人,更该互帮互助。”

几乎是薛泽话音落下的一瞬间,楚云阔就按桌探身,劈手夺过了区希范手中的纸张,迫不及待看起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句话:“铁钱贱而铜钱贵,是以铜铁两钱混用后,使民多囤铜钱而弃铁钱。今闻韦州有盐池,盐者,无人能离之物,不妨以盐替钱。”

楚云阔看到这一行话时并不意外。

楚家三代货殖,早在薛泽说出是为了盐池而来之时就大概猜到了殿下会用什么法子来解决韦州粮荒的问题。

那就是用盐这种生活必需品来取代钱,作为粮食的结算物。

商贾们为何不愿往西北一带运粮?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积年累月的开发令环境恶化破碎,物产不丰,特色更少,导致没有商品能够用于回程售卖,相当于只能做一趟运粮买卖,利润太薄。

比如说先前随他同来的上百石粮食,他爹就明言根本赚不到钱,说不定还得赔点,只是为了让他在上官面前留个好印象。

在采用交子结算,导致钱贱物贵之前,朝廷解决西北军州乏粮的办法是发放香料茶盐等高价值商品的钞引来诱惑商人。

即商人将粮食运到西北军州指定地点后,由官府估算粮食价格,然后开具钞引,商人们拿着钞引回去后就能去往对应其它军州兑付然后售卖。

但这么操作虽然解决了西北乏粮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即当时十几万大军盘踞各州,西夏又狼子野心,谁都不会嫌自己手上粮多。

所以军方倾向于多囤积粮食,而商贾也为了能够多得利润,往往贿赂有关官吏,导致对粮价的折算十分离谱,倍于非军州之价是基本操作。

往往是运到西北的粮不到五十万石,而东南三百六十万茶利尽归商贾。

搞得朝中怨气深重,若非再失西北边州,长江已北将再无天险可守,东京城将会直接暴露在马蹄之下,恐怕朝中放弃这些军州的声音更会甚嚣尘上。

不过如今虽然守着,也取得了复土的大胜,但父亲仍旧对他来西北一事十分不看好。

他还记得父亲的送他时说的话:“这朝廷也是生意,无非是大一些。而但凡是做生意,就逐利。

“西北军事于朝廷而言就是赔本的买卖,别看现在收土置县,很威风,很了不起,但赔出去的反而更多了。

“现在朝廷底子厚,哪怕是为了面子也得赔得起,等着底子薄了,就会想着主动退了。

“你个臭小子还别和我瞪眼,你才吃过多少饭啊。你太爷爷还去过交趾做生意,回来对我说汉朝那阵那还是咱们的交州。

“你再看看唐朝,极盛之时连渤海国都远征过,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说书人口中多热闹,可打玄宗之后就没去过了。

“不过你也大了,心思野了,爹爹也拦不住你。去西北军州锻炼锻炼,见见世面也好。就是混不出头,家里也短不了你一口饭吃。”

如今县中就有盐池,只需朝廷准许发放盐钞,自然会有逐利的商贾前来。

从殿下递了信过来看,发放盐钞的许可应该很快就能办下来,或者是已经办了下来,但走正规流程比这位薛詹事来得要晚些。

但以本县的盐池产量,应是难以担负起数州之地的粮食支付,尤其是现在治盐的熟手尽数被夏人带走,不可能一下就恢复产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