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张教授还带着鉴定结果来到宝丽日化厂。沈明枝和蒋少琛早早等在办公室,看到老人进门,立即起身相迎。
"张教授,辛苦了。“沈明枝接过他手中的文件袋。
张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小沈啊,你们的配方我看了,不仅没有问题,反而有几项指标比国外同类产品还要好。"
沈明枝翻开检测报告,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报告上盖着鲜红的公章,各项指标数据清晰明确。
“谢谢您。“她声音里带着感动。
张教授摆摆手,”不用谢我,事实就是事实。我已经联系了几家报社,明天就会刊登澄清声明。"
送走张教授,沈明枝立即召集全厂职工开会。工人们聚集在车间,脸上写满担忧。
"同志们,"沈明枝站在高处,声音清亮,”检测结果出来了,我们的产品完全合格,甚至比国外品牌更安全!"
她举起检测报告,工人们顿时欢呼起来。有人激动地抹眼泪,有人抱在一起。
"明天报纸就会刊登澄清声明,"沈明枝继续说,"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加班生产,把失去的订单抢回来!"
工人们齐声应和,干劲十足。
散会后,蒋少琛走到沈明枝身边,"江寰宇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沈明枝眼神冷了下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二天,各大报纸刊登了宝丽产品的检测结果,同时还有一篇题为《民族品牌的崛起与打压》的评论文章,矛头直指江寰宇。
文章一出,舆论哗然。原本退货的经销商纷纷回来要求重新合作,百货大楼的柜台前再次排起长队。
江寰宇的百货大楼却门可罗雀,不少人甚至在他门口拉起横幅,抗议他打压民族品牌。
一周后,沈明枝正在办公室处理订单,电话突然响起。
"沈同志,"电话那头是江寰宇阴沉的声音,"得饶人处且饶人。"
沈明枝冷笑,"江老板当初泼脏水的时候,怎么没想过这句话?"
"我承认我小看你了,"江寰宇语气软了下来,"这样吧,我们百货大楼给你们最好的柜台,租金减半,怎么样?"
"不必了,“沈明枝干脆地拒绝,”我们已经和城南百货签了独家协议。"
挂断电话,沈明枝长舒一口气。这场风波总算过去了,宝丽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因祸得福,知名度更高了。
晚上回到家,蒋少琛神秘兮兮地递给她一个信封。
"什么?"沈明枝疑惑地打开,里面是一张存折,金额赫然是二十万。
"广州项目的首期款,"蒋少琛笑着说,"我打算用这笔钱,把咱们家重新装修一下。"
沈明枝惊讶地看着他,"这么多钱?"
"项目很顺利,"蒋少琛揽住她的肩膀,"对了,还有个好消息。部队同意我转业到地方,下个月就去市建委报到。"
沈明枝眼睛一亮,"真的?那以后你就不用到处跑了?"
蒋少琛点点头,目光温柔,"可以天天陪着你和孩子了。"
两人相视一笑,温馨的气氛在房间里流淌。
第二天是周末,沈明枝难得休息,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蒋少琛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
”枝枝,羲年要回来了!"他兴奋地说。
沈明枝接过电报,上面写着王羲年乘坐的火车班次和到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