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魏蜀吴三国粉丝大乱斗,竟是老传统。现代人在网上吵得键盘上火星子乱冒,大明的百姓当着她的面打的头破血流。
可她的本意,不是丰富大明百姓们的市民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吗?
这再打下去,怕是要多出几个精神病了。
忙开口准备叫王府的护卫上前,可,“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曹魏失了天下,那便说明,他们不是天下的主人。真正的主人是……”
“司马懿?你是晋粉?”
“天呐,这世上竟然真的有晋粉!”
人群炸了。
徐妙容也快炸了。
虽然魏蜀吴打来打去,最後叫司马家得了天下是事实,可三国粉丝吵架呢,你一司马粉跳出来合适吗?跳出来还引用她说过的“话”,同样合适吗?
那句“世界潮流”,不就是她第一回上史书时说过的话?
名人名言,不带这麽引用的。
她一时难言,看了那司马粉一样。果然,三国粉们气笑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活的司马粉。
活的司马粉,行走的人形靶子。
于是原本还内斗的粉丝瞬间休战,他们枪口一致对外,纷纷对着司马粉强力输出起来。
徐妙容看的一愣一愣的。
她寻思,《三国演义》才正式刊印没几天,外头就这麽热闹了。等再过些时日,街头岂不是更热闹?
一时间有些忧心应天人的精神状态。
《三国演义》润色完後,她就将完整稿子交到了朱棣手上,朱棣看罢,在原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划掉三个字,定名《三国演义》。
头一次听闻这个名字,她震惊的不能自已。
何为宿命?这就是宿命。
本以为朱棣会把书稿交由官方刊印,哪知道,他却来了一句:“那什麽来财书坊不是答应了你好处吗?”
当时他的语气,一度让徐妙容以为,他想分一点好处。
可他又坦坦荡荡的紧。
最後,事情就这麽莫名其妙的定下了,稿子交由来财书坊刊印。徐妙容本来还想问问上税的事,可朱棣手一挥,说:“读书这事,能和钱扯上关系吗?叫他们该怎样就怎样吧。”
一锤定音。
徐妙容便把他的意思传达给了黄四娘,黄四娘闻言松了一口气。隐隐约约的,竟然还有点失落。
想到那时候黄四娘的表情,徐妙容就有些感叹。搞实业,不容易啊。
正欲擡脚继续往前走,耳畔忽又传来一个人声:“你听说了没,别的书坊也要出书了。”
“不会吧。”
有人接了一句,又奇道:“可《三国演义》,不是只交给来财书坊一家来刊印吗?”
“我又没说,他们要印《三国演义》。”
原先说话那人回了一句,而後觑着周围没人,又神神秘秘的来了一句:“他们要印的,是《三国演义新编》丶《三国演义资料汇编》丶《赵仙霖详解三国鼎立》丶《胡双立评三国演义》……总之,你相信我,他们每家都有自己的主推版。”
徐妙容:……
神特麽主推版。
这不就是《三国演义》的衍生,吃不着螃蟹,就想办法制造“螃蟹”,所以应天府的商人,能把生意做大做强,靠的就是这非比寻常的嗅觉和活泛无比的脑子吧。
那麽问题来了,谁是胡双立?
赵仙霖她知道,是应天府有名的说书人。可这胡双立,她没听过。
“胡双立,谁啊?”
刚被同伴塞了瓜的那位显然和她有同样的疑问。
她问了,塞瓜那位想想了,摇头,道:“不知道,可能是哪来的野鸡说书人吧。”
徐妙容:……
她想替胡双立问一句,这位娘子,你礼貌吗?
娘子,大概没觉得自己不礼貌,她又清了清嗓子,丢出下一个瓜:“咱们应天府的纸不是不够了吗,我还听说,为此那些个书商联合起来,主动提出要给朝廷上税呢。”
这个瓜……
徐妙容感觉,有点耳熟。
想了想,不就是前两天朱瞻基同她说的“小道消息”吗?原来所谓的小道消息,流通性已经这麽强了。
还想再听下去,两位妇人却被路边的首饰吸引了视线,话题戛然而止。她便作罢,又在街上走了一圈,回到府上,她就着软榻一躺,只觉得这一天,真是累坏了。
《三国演义》比她想象的还要火,走到哪里,都有人讨论剧情,走到哪里,都有人掐架。
接下来没几日,《三国演义》果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应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