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下的灯笼出朦胧的光,在微风吹拂下,光影交错晃动,宛如她那颗不安的心,摇曳不定。
童妙韵抬起脚,迈着沉重的步伐往外走去。她默默地走着,心中思绪万千。
月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和无助。
看着女儿渐行渐远的身影,童夫人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她那原本姣好的面容此刻也被愁云所笼罩,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她轻轻地叹息一声,似乎这声叹息中蕴含着无尽的烦恼和愁苦。
童夫人转过头,目光落在了一旁的秀云身上,缓缓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啊?老爷对韵儿这门亲事非常满意,可韵儿却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样,非要退亲不可。”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无助。
秀云连忙安慰道:
“夫人莫要太过忧心,只要您和老爷坚决不答应退亲,这门亲事就绝对退不了。
三小姐就算再怎么有主意,也不能违背父母之命啊!
到时候,她也只能听从您和老爷的安排,乖乖地出嫁了。”
听到秀云安慰自己的这一番话,童夫人却摇了摇头,苦笑着说:
“你不了解韵儿,她可不是一般的孩子。
她已经向圣上求得了一道圣旨,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亲事,而不是由我们当父母的帮她挑选夫婿了。”
秀云闻言,惊愕得合不拢嘴,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童夫人,半晌才回过神来,赞叹道:
“三小姐真是好本事啊!竟然能从圣上那里讨得这样一道圣旨,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童夫人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了些许骄傲之色,说道:
“可不是嘛!连我们做爹娘的,都觉得脸上有光呢!”
秀云轻声说道:
“三小姐毕竟年纪尚轻,阅历不足,对于许多事情的考虑自然难以周全。
夫人和老爷之所以为三小姐定下这门亲事,完全是出于对她未来的长远考虑啊!
倘若没有那道突如其来的圣旨,或许这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地展下去呢……”
童夫人闻言,若有所思地凝视着秀云,仿佛从她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某种深意。
秀云的话虽然没有明说,但其中的含义却不言而喻——如果没有那道圣旨的干预,三小姐的婚事恐怕早已尘埃落定,而现在的局面也不会如此复杂。
尽管夜幕已经降临,但实际上现在时间还相当早。
童妙韵感到百无聊赖,便信步走向客房的方向。
这时,冒宗炜和陈三早已用完晚餐。
陈三双臂紧抱长剑于胸前,身体微微倾斜,倚靠在走廊下,仰凝视着浩瀚星空。
当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踏进院门的童妙韵身上时,他立刻放下双臂,拱手施礼道:
“童姑娘,您来了。”
童妙韵微笑着回应道:
“陈三,冒大哥在屋里吗?”
话音未落,屋内便传来冒宗炜的声音:
“童姑娘,我在呢!”
紧接着,冒宗炜快步走出房间,迎上童妙韵。
童妙韵走进屋内,目光随即被桌上摆放的一些铁环、铁条、木条等物品所吸引。
她不禁好奇地问道:
“冒大哥,你这是在制作什么暗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