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原来你也是穿越的百度 > 第31章 议谈(第1页)

第31章 议谈(第1页)

待楚国使臣离开,西夏王看完孟庆元呈上的奏折,道:“楚国愿与我大夏结为盟友,除了开通边市,还希望与我们共同抵御吐蕃。诸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没藏珑傲慢道:“我道他们为何来求我们,想必是六月青海那一仗吃了大亏,想求我们帮忙吧。”

李仲凌道:“我看未见得是求我们帮忙。楚国显然清楚,吐蕃是我们的宿敌,他们邀我们一起对抗吐蕃,实属目标一致,合情合理。”

没藏珑道:“王爷说得好听!分明是楚国想借刀杀人,王爷莫非要心甘情愿做那柄刀?”

李仲凌道:“国舅这话好没道理!吐蕃不只是楚国的敌人,也是我们大夏的敌人。国舅莫不是忘了,前年我们在祁连山被吐蕃大败,往北撤了一百多里。怎地在国舅口中,我们成了被人利用的刀?”

没藏珑哼道:“原来王爷也知吐蕃人不好对付啊。”

李仲凌冷笑连连:“吐蕃人不好对付?本王镇守边疆之时,大夏何曾吃过败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祁连山大败,那些疆土可是在国舅举荐的房当大将军手里丢的!”

他这是在讽刺没藏珑夺了自己兵权的事。

没藏珑面上挂不住:“世上哪有常胜将军,房当将军输了一次,并不代表他就无能!况且王爷也不能否认,吐蕃皆是精兵强将,去岁楚国的皇帝和太子都被他们抓了。今日吐蕃实力不比往日,正如日中天,王爷如今出兵,能保证不吃败将?”

李仲凌道:“那依国舅之见,我等实力不如吐蕃,便该退避三舍,将疆土拱手相让给吐蕃,甚至让陛下对吐蕃赞普俯首称臣?”

没藏珑气得吹胡子瞪眼:“王爷休要歪曲我的意思!眼下的问题是陛下欲与楚国互市。结盟可以,用武力逼迫他们也可以。金国有意与大夏联手,共克楚国。一旦胜利,就可逼迫他们开放边市,并且还能向楚国朝廷索要岁币。”

李仲凌道:“本王有个问题想请教国舅:楚国与金国战力,孰强孰弱?”

没藏珑毫不犹豫道:“自是金国强。”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今日我们与金国联手,击败楚国,等于助长金国实力。金国从楚国获得大量金银财帛,加上他们的精兵强将,往后想攻克谁不行?且看我们大夏所处位置,东面与北面是金国,南边是楚国,西南是我们的世仇吐蕃,西边是高昌回鹘。金国如若来犯,我们将四面楚歌,再无退路。”李仲凌道。

没藏珑说:“依照王爷所说,我们更应当与金国结盟,而非楚国。”

李仲凌道:“与金国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

没藏珑反问:“楚国难道会比金国守信?”

李仲凌道:“楚国是否守信我不能保证。但楚国目前四面楚歌,他至少不会主动出兵大夏,主动权在我们手中。我们大夏的处境与楚国何其相似,此时最应当结成联盟,抵御共同的敌人,亦能牵制金国,使其不敢轻易向我们动武。”

没藏珑道:“王爷说破天,也只是一个假设。谁敢说金国一定会背信盟友?”

“不管他们会不会背叛,我们都要对其防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舅不是熟读四书五经,自认精通汉儒文化吗?这点浅显的道理竟不知?”

没藏珑被噎得无话可说。

李仲凌继续道:“本王瞧着国舅始终把楚国当成不会反抗的肥羊,认为攻打楚国必定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殊不知,打仗是要死人的,大夏的将士不是血肉之躯,不会受伤死去?他们是大夏的子民,是大夏人的父亲、丈夫、儿子、兄弟。还是说国舅打算身先士卒,派亲儿子去冲锋陷阵?如今明明可以不动干戈便能解决互市问题,却非要用战争去获得,本王很难不怀疑国舅是出于自己的某种私心。”

李仲凌的发言振聋发聩,没藏珑一时招架不住,眼神闪躲,看向王座上的妹妹。

没藏太后出来打圆场:“皇叔莫要激动,国舅只是提供一个方案,大家一起商议看可行不可行。”

西夏王李玎有些不耐,道:“母后,楚国使臣已到,他们也表示出了足够的诚意。何不先遣人与楚国使臣议谈,现如今是他们有求于我们,我们条件可以开得多一点,多争取一些利益。”

没藏太后看着儿子:“皇儿说得有理,那便安排人去议谈吧。国舅,此事交由你处理如何?”

没藏珑忙道:“臣谨遵太后懿旨!”@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玎见状,赶紧道:“皇叔横竖无事,你也去吧,协助国舅一起,促成两国结盟。”@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仲凌急忙起身:“臣领旨!”

没藏珑眉头紧锁,瞪着李仲凌。李仲凌同样没好脸色地瞪着他。

项昀几人回到驿所后不久,就得到了这个消息,自然是李仲凌派人来告诉他们的。

项昀与几位同僚商议:“现在西夏方的主谈判官是没藏珑,他必定会想尽办法刁难我们,提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一旦我们拒绝,他们就会拒绝结盟。”

商无咎道:“好在固安王也参与了谈判,他是力主结盟的,会极力促成此事。说白了,这就是国舅与西夏国主之间的战争。”

孟庆元摇头叹息:“我看西夏国主年岁尚幼,国舅与太后还把持着朝政,结盟一事恐难实现。”

项昀安慰他:“也不必过于悲观,走一步瞧一步吧。”

翌日一早,没藏珑便安排人来接主副两位使臣前去衙署谈判。到了之后,就把他俩晾在那儿,让他们等待。因为没藏珑需要先上朝,等国事忙完,才能过来。

这摆明是故意的,让他们坐冷板凳,还不能离开,只能受着。

项昀也不急躁,既来之则安之,甚至连茶壶茶叶都自备,便饮边等。

孟庆元本来有些坐立不安,但见比自己年轻许多的项昀都沉得住气,便也渐渐平静下来,与项昀饮茶聊天。

这一聊,便对项昀越发钦佩了,用博闻强识来形容他绝不为过,甚至还有许多识见都远超自己,堪称真知灼见。孟庆元不由暗暗想到:若将来楚国的继位者是项昀,那必定是楚国万民之福,如若不是,那将会是楚国的最大损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